[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6563.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朋辉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9/029;A01C23/00;B01F27/9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99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种子 种苗 培育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涉及种子种苗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培养装置主体,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装置箱门,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装置箱体、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搅拌轴的侧面,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进风装置、空气加热器和加热组件,所述空气加热器固定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内部。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二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进行转动,以便进行搅拌工作,并通过过滤室过滤掉其中的沉淀物,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利用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种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种苗培养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现有的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为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故现在提出了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培养装置在使用时,种子在培养时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液才能萌发,但是营养液混合的不够充分,容易导致种子吸收效果不好,造成了种子催芽效率低,后期种子质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利用效率;
2、现有的培养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内的温度对于幼期种苗来说很重要,温度过低,容易冻坏幼苗,对幼苗根系造成破坏,导致幼苗的成活率低,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搅拌营养液的能力,解决培养装置在使用时,种子在培养时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液才能萌发,但是营养液混合的不够充分,容易导致种子吸收效果不好,造成了种子催芽效率低,后期种子质量降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培养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内的温度对于幼期种苗来说很重要,温度过低,容易冻坏幼苗,对幼苗根系造成破坏,导致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装置的加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种子种苗培育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装置箱门,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装置箱体、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搅拌轴的侧面。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进风装置、空气加热器和加热组件,所述空气加热器固定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内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安装在培养装置主体的底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套接有套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机一、转轴和套筒之间的配合,进行转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转盘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的内部开设有育苗槽,所述育苗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通风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盘、育苗板、育苗槽和通风装置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以便营养液喷洒的更均匀。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朋辉,未经张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6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