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35367.3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高选乔;梁静;林小辉;薛建嵘;杨毅超;张文;李建峰;辛甜;常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2F7/06 | 分类号: | B22F7/06;C22B9/22;C22C1/03;B22F3/24;B23P15/00;C22C2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电子束 熔炼 用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制备钼合金原料杆和带有预制孔位的钼合金原料棒;二、将钼合金原料杆加工为连接杆和推料杆,再将钼合金原料棒的预制孔位加工为销孔;三、将连接杆的端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相邻钼合金原料棒的销孔内,使钼合金原料棒相邻之间通过连接杆依次串联,形成串联钼合金原料棒组件,再将推料杆的一端插设于串联钼合金原料棒组件的首端或末端的销孔内进行过盈配合,得到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本发明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制备得到的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具有整体性及刚性好,且强度高的优点,从而提高了该电极的稳定性及原料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该电极的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电子束熔炼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难熔金属合金铸锭的熔炼技术,在熔炼时需要根据工艺和设备规格制备电极。电极制备通常用到的方法是先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出条状原料,并采用焊接法和捆扎法,或同时使用焊接法和捆扎法,将条状原料成型为熔炼用的柱状原料。但对于钼合金的熔炼,采用焊接法和捆扎法制备电极会存以下问题:1、由于钼及钼合金对气体杂质污染极其敏感,即使在氩气保护下焊接,焊缝的强度也非常差,在电极组装、搬运和熔炼进料过程的震动极易使焊缝处发生断裂;2、由于钼与铼的熔点相差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在制备条状原料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弯曲,从而通过捆扎法制备电极时,条状原料难以紧密捆扎,甚至需要将条状原料破碎成数段后才能捆扎,而且需要辅助焊接才能勉强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电极;3、捆扎法或焊接法制备的电极中条状原料之间为点连接,随着熔炼的进行,当捆扎带或条状原料一端的焊缝被电子束轰击熔化时,电极中剩余的条状原料可能会因固定点不够或固定点强度不够而失去支撑,往往会出现整块条状原料掉在熔池外或掉进熔池的现象,从而不仅会产生不必要的原料损耗,也会对铸锭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钼合金的电子束熔炼,需要开发一种简易的方法来制备更加稳定的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过盈配合的原理设计,将连接杆的两端与相邻钼合金原料棒的销孔过盈配合,然后将推料杆的一端与串联钼合金原料棒组件首端或末端的钼合金原料棒的销孔过盈配合,实现了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该方法制备的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整体性及刚性好,且强度高,提高了该电极在组装、搬运及熔炼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原料的额外损失,简化了该电极的制备工艺,并大幅度降低了该电极的制备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目标电极成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得到钼合金原料棒和钼合金原料杆,所述钼合金原料棒的两端均设有预制孔位;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钼合金原料杆的外圆进行机械加工,得到连接杆和推料杆,再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钼合金原料棒两端的预制孔位进行机械加工,形成销孔;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连接杆的端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设于相邻步骤二中得到的钼合金原料棒的销孔内,使钼合金原料棒相邻之间通过连接杆依次串联,形成串联钼合金原料棒组件,再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推料杆的一端插设于串联钼合金原料棒组件的首端或末端的销孔内进行过盈配合,得到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
本发明钼合金电子束熔炼用电极的制备方法的过程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5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