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污染防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4816.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升;王秀艳;丁志政;刁莹德;张伟;刘胜男;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烟台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污染 防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土壤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防治装置包括运送装置(1);所述运送装置(1)一侧设置有存储装置(2),运送装置(1)从存储装置(2)中获取土壤检测设备对土壤进行检测,并获取土壤修复物质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所述运送装置(1)和存储装置(2)通过下部设置的固定装置(3)进行固定;所述运送装置(1)包括设置在下部的支架(11),支架(11)上部安装有横轨(12);所述横轨(12)上通过设置的横滑座(13)安装有第一纵梁(14),第一纵梁(14)通过横滑座(13)下部设置的第一电机(16)带动在横轨(12)上移动;所述第一纵梁(14)上安装有第一纵滑座(18),第一纵滑座(18)上安装有第一竖杆(19),第一竖杆(19)下部设置有第一夹爪(110);所述第一纵梁(14)上安装有第一位置感应器(114);所述存储装置(2)包括并列设置的检测区(21)、培养区(22)、第一存储区(23)和第二存储区(24);所述检测区(21)内存放有土壤污染检测设备,培养区(22)内进行土壤修复微生物的培养,第一存储区(23)和第二存储区(24)内存储有土壤修复剂;所述第一存储区(23)和第二存储区(24)内都设置有放置土壤修复剂用的存料罐(25);所述培养区(22)内设置有吊装柱(26);所述吊装柱(26)一侧设置有进水口(27),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28);所述检测区(21)内设置有检测仪(211);所述培养区(22)内位于吊装柱(26)下部设置有培养区框架(221);所述培养区框架(221)上通过设置的升降框架(2211)安装有升降板(222);所述升降板(222)上插接有进水管(223),进水管(223)穿过升降板(222)部分设置有三通管(224),三通管(224)侧面连接有出水管(225),出水管(225)连接在出水口(28)上;所述培养区框架(221)上向下设置有压力气泵(226);所述培养区框架(221)下部设置有摇床(228),摇床(228)上方安装有底托(227);所述底托(227)上放置有与三通管(224)可拆卸连接的培养瓶(229),培养瓶(229)通过其上设置的下连接口(2210)与三通管(224)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进水管(223)及其下部对应设置的培养瓶(229)设置大于等于两组;所述升降板(222)上还设置有与三通管(224)连接的第二出水管(2212);所述横轨(12)上通过设置的横滑座(13)安装有第二纵梁(15),第二纵梁(15)通过横滑座(13)下部设置的第二电机(17)带动在横轨(12)上移动;所述第二纵梁(15)上安装有第二纵滑座(111),第二纵滑座(111)上安装有第二竖杆(112),第二竖杆(112)下部设置有第二夹爪(113);所述第二纵梁(15)上朝向第一纵梁(14)方向上安装有电磁铁(115);所述第一纵梁(14)上与电磁铁(115)相对应位置安装有卡扣(116);所述第二纵梁(15)上还安装有第二位置感应器(117);所述第二夹爪(113)安装位置可更换的安装有翻土框架(1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防治装置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第二电机(17)带动第二纵梁(15)在橫轨(12)上向存储装置(2)方向运动,通过控制第二纵滑座(111)在第二纵梁(15)上运动,带动第二竖杆(112)位于检测区(21)的正上方,第二夹爪(113)抓取检测仪(211)后对土壤进行检测;
2)检测完成后,第二夹爪(113)将检测仪(211)送回检测区(21),根据检测数据,由第一夹爪(110)和第二夹爪(113)分别抓取第一存储区(23)和第二存储区(24)中的存料罐(25),并根据污染程度将其中的治理土壤污染制剂撒入土壤中;
3)同时培养区(22)中根据土壤污染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培养瓶(229)中预先放置的合适种类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升降框架(2211)带动升降板(222)下降至底部,使得三通管(224)卡住下连接口(2210),通过进水管(223)加入培养液,然后升降框架(2211)升起,摇床(228)上的底托(227)带动培养瓶(229)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摇床培养;
4)当培养完成后,升降框架(2211)下降使得进水管(223)下部的三通管(224)再次卡住下连接口(2210),然后利用第二夹爪(113)夹住吊装柱(26),将整个培养区框架(221)从培养区(22)内吊起,通过压力气泵(226)向下通入压缩空气,使得培养完成的微生物菌液通过出水管(225)进入出水口(28)后洒向土壤中;
5)当需要翻动土壤时,控制第一纵梁(14)靠近第二纵梁(15),利用电磁铁(115)和卡扣(116)将两者连接,并将第一夹爪(110)或者第二夹爪(113)更换为翻土框架(118),利用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7)的推动力进行翻土,加快土壤污染治理速度;
6)土壤污染治理一段时间后,可随时通过检测仪(211)检测土壤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土壤污染制剂及微生物培养液,包括微生物培养时间,进行土壤污染的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烟台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鲁东大学;烟台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