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4685.8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蓝航镇;严淞;潘道东;吴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88;C12Q1/684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王莹;袁翊朦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鸡源性 成分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包括一组外引物、一组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这些引物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样品中是否掺入了鸡源性成分,并且检测时间较短,可以用于鸡源性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本发明还涉及应用有上述引物组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同样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样品中是否掺入了鸡源性成分,适用于鸡源性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源性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节奏快,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为7639万吨,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
畜禽肉掺假是指用劣质或低成本肉类替代高价肉类产品,目的是获得更高的非法利润或不公平的商业竞争优势,例如,将鸡源性成分掺入羊肉、牛肉、猪肉、鸭肉、马肉中等。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工肉制品进入人们的饮食,肉类掺假事件日益严重。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冲击了宗教信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食品质量把关,打击肉类掺假的违法行为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开发出一种快速、简便、适用于畜禽肉真实性现场检测的鉴别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目前,畜禽肉制品真实性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技术、质谱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基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于蛋白质的免疫分析技术。与蛋白质相比,DNA不易受到食品加工方式的影响,稳定性更高;DNA存在于大部分的组织细胞中,即使动物组织部位不同,也可得到可靠的鉴定信息,因此基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动物源性成分鉴定的主流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检测食品或肉类样品中核酸的主要方法,基于PCR的检测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已被应用于肉制品中的病原体检测、物种鉴定和寄生虫检测。但是PCR变性、退火和延伸时的温度不同,并且整个PCR过程耗时长,反应时间一般在90-180min,无法满足畜禽肉真实性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
近年来,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为食品真实性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和途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特点是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扩增和结果判读。其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成熟的一种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反应原理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特定区域设计4-6种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se)在恒温条件(60-65℃左右)下孵育几十分钟,即可实现核酸的扩增,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引物是检测时需要用到的材料之一。经查,针对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以便较为准确地检测样品中是否掺入了鸡源性成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物组的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引物组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外引物、一组内引物和一条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内引物及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外引物F3:GCCCCATCCAACATCTCTG;
外引物B3:CGTTTGCGTGGAGATTCCG;
内引物FIP:ATGGCTAGTAGTAGGCCGGTGATTCGGCTCCCTATTAGCAGT;
内引物BIP:CACAGCAGACACATCCCTAGCCTCAGCCGTATTGTACGTT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