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低温软化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33582.X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房志学;赵树超;李龙成;陈永军;程杰;鲍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L11/00;A23L5/10;F28D1/06;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低温 软化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大豆低温软化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热水循环装置;所述机体包括若干层锅体;每层所述锅体均包括筒体(10)、底夹层(3)和边夹套(4);所述底夹层(3)设置于所述筒体(10)的下部,所述边夹套(4)包覆于所述筒体(10)的外侧壁;所述热水循环装置通过锅体间管口连接管与所述底夹层(3)和边夹套(4)连接并为所述锅体提供热水循环;
所述锅体间管口连接管包括底夹层进水管(16)、边夹套进水管(17)、底夹层连接管(2)、边夹套连接管(6)、底夹层出水管(12)和边夹套出水管(13);所述底夹层进水管(16)和边夹套进水管(17)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装置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底夹层连接管(2)与所述底夹层(3)连接;所述边夹套连接管(6)与所述边夹套(4)连接;所述底夹层出水管(12)和边夹套出水管(13)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装置的热水回流口(31)连接;
所述底夹层(3)包括上板(22)和下板(23);所述上板(22)和下板(23)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置有折流板(28),所述折流板(28)将夹层分割成若干个连续的单行通道;
所述折流板(28)设置有若干块,每块折流板(28)的长度不同且高度相等,所述折流板(28)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下板(23)的上表面;所述折流板(28)的上部与所述上板(22)的下表面连接;底夹层(3)还包括内筒节(25)和外筒节(21),所述内筒节(25)固定在夹层的中心位置,所述外筒节(21)固定于夹层的外边缘;
底夹层(3)还包括底夹层进水口(26)和底夹层出水口(27),所述底夹层进水口(26)与所述底夹层进水管(16)连接;所述底夹层出水口(27)与所述底夹层出水管(12)连接;所述底夹层进水口(26)焊接在通道进口方位的外筒节(21)外壁,所述底夹层出水口(27)焊接在通道出口方位的外筒节(21)外壁;
所述边夹套(4)包括边夹套进水口(7)和边夹套出水口(20),所述边夹套进水口(7)与所述边夹套连接管(6)连接,所述边夹套出水口(20)与所述边夹套出水管(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温软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夹层(3)设置有出料口(1),所述出料口(1)上方设置有自控料门与锁紧装置(5),所述筒体(10)的表面设置有人孔(14)和视镜(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温软化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系机构,所述轴系机构包括主轴(9)和搅刀(11);每层锅体上均设置有搅刀(11),所述搅刀(11)与所述主轴(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温软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装置包括热水循环罐(29)和热水循环水泵(39);所述热水循环罐(29)通过热水循环水泵(39)与所述锅体间管口连接管连接;所述热水循环罐(29)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冷凝水进口(30)、热水回流口(31)、废汽排空口(32)和软水进口(33);所述热水循环罐(29)的侧壁设有间接蒸汽进口(34)、直接蒸汽进口(35)和乏汽出口(36);所述热水循环罐(29)侧壁还设置有热水溢流口(37);所述热水回流口(31)的顶部设置防虹吸排空管(40)。
5.一种大豆低温软化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低温软化锅包括机体和热水循环装置;所述机体包括若干层锅体;每层所述锅体均包括筒体(10)、底夹层(3)和边夹套(4);所述底夹层(3)设置于所述筒体(10)的下部,所述边夹套(4)包覆于所述筒体(10)的外侧壁;所述热水循环装置通过锅体间管口连接管与所述底夹层(3)和边夹套(4)连接并为所述锅体提供热水循环;
所述锅体间管口连接管包括底夹层进水管(16)、边夹套进水管(17)、底夹层连接管(2)、边夹套连接管(6)、底夹层出水管(12)和边夹套出水管(13);所述底夹层进水管(16)和边夹套进水管(17)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装置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底夹层连接管(2)与所述底夹层(3)连接;所述边夹套连接管(6)与所述边夹套(4)连接;所述底夹层出水管(12)和边夹套出水管(13)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装置的热水回流口(31)连接;
所述底夹层(3)包括上板(22)和下板(23);所述上板(22)和下板(23)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设置有折流板(28),所述折流板(28)将夹层分割成若干个连续的单行通道;
所述折流板(28)设置有若干块,每块折流板(28)的长度不同且高度相等,所述折流板(28)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下板(23)的上表面;所述折流板(28)的上部与所述上板(22)的下表面连接;底夹层(3)还包括内筒节(25)和外筒节(21),所述内筒节(25)固定在夹层的中心位置,所述外筒节(21)固定于夹层的外边缘;
底夹层(3)还包括底夹层进水口(26)和底夹层出水口(27),所述底夹层进水口(26)与所述底夹层进水管(16)连接;所述底夹层出水口(27)与所述底夹层出水管(12)连接;所述底夹层进水口(26)焊接在通道进口方位的外筒节(21)外壁,所述底夹层出水口(27)焊接在通道出口方位的外筒节(21)外壁;
所述边夹套(4)包括边夹套进水口(7)和边夹套出水口(20),所述边夹套进水口(7)与所述边夹套连接管(6)连接,所述边夹套出水口(20)与所述边夹套出水管(13)连接;
当豆瓣进入软化锅前,将软水放入热水循环罐,用间接蒸汽加热,然后通过热水循环水泵将热水输送至软化锅预热;
热水循环时:首先热水进入底夹层进水管与边夹套进水管,然后从第7、8层锅体的底夹层出水口和边夹套出水口流出,通过底夹层连接管、边夹套连接管进入第5、6层锅体的底夹层进水口和边夹套进水口,然后从第5、6层锅体的底夹层出水口和边夹套出水口流出,通过底夹层连接管、边夹套连接管进入第3、4层锅体的底夹层进水口和边夹套进水口,然后从第3、4层锅体的底夹层出水口和边夹套出水口流出,通过底夹层连接管、边夹套连接管进入第1、2层锅体的底夹层进水口和边夹套进水口,热水最后从第1、2层锅体的底夹层出水管和边夹套出水管排出,回流进入热水循环罐,完成热水的循环;
当软化锅的锅体温度提高到75℃后,大豆瓣从进料口进入软化锅的第1层锅体软化,当第1层锅体达料位高度后打开料门锁紧装置,大豆瓣进入第2层锅体软化,当第2层锅体达料位高度后打开料门锁紧装置,大豆瓣进入第3层锅体软化,从上到下大豆瓣依次下落,最后进入第8层锅体软化,到达料位高度后大豆瓣从出料口排出,当软化锅正常工作后,每层锅体使用自控料门来控制料位;
正常生产时车间的蒸汽冷凝热水进入热水循环罐,为软化锅提供热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5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话主题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