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力两用轮椅床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770.0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旖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A61G5/12;A61G7/015;A61G7/05;A61G7/053;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两用 轮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力两用轮椅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床体和设置于床体上的上身板、臀板、小腿板以及用于上身板和小腿板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上身板上设置有防护栏,所述臀板上设置有辅助栏,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辅助栏左右往返的驱动装置,当轮椅床呈床结构状态时辅助栏与防护栏抵触齐平;当轮椅床从床结构向轮椅结构状态变化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辅助栏先外移再内移,该两用轮椅床能够辅助用户起身的同时对用户的两侧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用轮椅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助力两用轮椅床。
背景技术
孕妇以及一些不方便起身的伤患,时常需要躺在康复床上疗养,等他们需要起身时往往需要依靠他人的搀扶才能够起身,而当身旁没有人时,就无法方便的起身,而且很容易在自行起身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自身受伤。
现有的解决办法大多为通过雇佣贴身照顾人员或者住在疗养院中通过电铃的方式呼叫照顾人员方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不管是雇佣他人还是住在疗养院内都会造成金钱、资源、时间的浪费。
为了避免轮椅床翻转过程中出现问题,现有的轮椅床只设置有扶手,并没有设置安全护栏,从而造成在床形态时缺乏防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两用轮椅床,该两用轮椅床能够辅助用户起身的同时对用户的两侧进行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力两用轮椅床,包括有床体和设置于床体上的上身板、臀板、小腿板以及用于上身板和小腿板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上身板上设置有防护栏,所述臀板上设置有辅助栏,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辅助栏左右往返的驱动装置,当轮椅床呈床结构状态时辅助栏与防护栏抵触齐平;
当轮椅床从床结构向轮椅结构状态变化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辅助栏先外移再内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轮椅床为床形态时两侧的防护栏与辅助栏持平并且贴合:1、能够有效对使用者的上身至大腿区域进行限位保护;2、防护栏与辅助栏之间贴合、平整、无凸起,方便使用者以及陪护者使用安全,不会出现戳手、卡住其他物件的情况发生。
当轮椅床由床形态向轮椅形态过渡过程中,先通过驱动装置使得防护栏与辅助栏之间形成错位,然后通过翻转机构使得上身板进行翻转,并且在翻转的过程中防护栏不会与辅助栏形成抵触,成功转动变形,该辅助栏转变为轮椅把手。
另外在针对大体重使用者时,在轮椅床翻转过程中手扶辅助栏起到助力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翻转机构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是的调节使用者的重心,起到帮助使用者起身的作用。
该使用过程分为两个状态:一、从平躺的180°至140°左右翻转过程中,辅助栏上升,此时使用者的双手搭在辅助栏上,此时使用者身体不仅受到上身板翻转过程中的推动力,还受到辅助栏外移过程中的拉力,使得人体重心向前,并且根据上身板的翻转角度和辅助栏的上升行程成正比,当使用者平躺时,手柄伸直握住辅助栏的边角,随着辅助栏的逐步外移,上身逐步直立的同时,手臂弯折,使得使用者处于十分自然的起身状态。
二、从侧立的140°至100°左右翻转过程中,辅助栏内移,此时使用者的双手依旧搭在辅助栏上,此时使用者身体不仅受到上身板翻转过程中的推动力,还由于抵靠于辅助栏上受到的抵触力,从而使得人体重心向后,达到更加平稳的作用,直至辅助栏内移至适合手臂抵靠位置。
同理当轮椅形态转变成床形态过程中,先由上身板翻转而下,再由辅助栏内移,完成辅助栏和防护栏的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助力两用轮椅床的轮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助力两用轮椅床的床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