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备软件数字化闭环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2660.4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原野;刘梦达;刘丹;余杰;吴春;李万坤;蔡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4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备 软件 数字化 闭环 系统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软件数字化闭环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装备软件数字化测试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数字化测试环境中创建数字化虚拟机和软总线,以将基于不同硬件平台的不同种类的被测装备软件及陪测件共同运行在一个数字化测试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基于创建的数字化虚拟机,为被测装备软件系统提供数字化运行环境;基于创建的软总线的接口,对被测装备软件及陪测件的通信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软总线进行传递;建立控制机制,并基于建立的控制机制对数字化测试环境中各测试节点进行统一的时钟控制,控制各测试节点的业务运行速率和通讯传输速率。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实物测试环境资源有限,难以保证测试充分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备软件数字化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软件数字化闭环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在装备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执行效率,使装备软件的质量持续得到改善。装备软件系统测试,是在系统层面对各软件功能之间的匹配性进行测试,对软件正确实现系统的要求有很大帮助,是装备软件验证的必要环节。
数字化软件测试技术采用数字化手段为运行装备软件提供虚拟硬件资源,既能保证软件测试手段的充分实施,又不会对实物设备造成影响,从而能够有效解决装备软件系统测试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根据装备软件测试工作需要灵活配置的闭环系统测试数字化架构,这使得开展装备软件系统测试所耗费的成本极高,还无法充分实施测试手段,测试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备软件数字化闭环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实物测试环境资源有限,难以保证测试充分性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备软件数字化闭环系统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字化测试环境中创建数字化虚拟机和软总线,以将基于不同硬件平台的不同种类的被测装备软件及陪测件共同运行在一个数字化测试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
基于创建的数字化虚拟机,为被测装备软件系统提供数字化运行环境;
基于创建的软总线的接口,对被测装备软件及陪测件的通信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软总线进行传递;
建立控制机制,并基于建立的控制机制对数字化测试环境中各测试节点进行统一的时钟控制,控制各测试节点的业务运行速率和通讯传输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数字化测试环境中参与系统测试的节点包括多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第三类型节点、第四类型节点和第五类型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用于运行嵌入式被测装备软件,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对CPU处理器和通讯芯片的模拟,所述第一类型节点还用于通过对接软总线实现数据通讯,并接受控制机制对时钟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类型节点为dll链接库,基于所述dll链接库,闭环控制逻辑或陪测工具参与测试工作,所述第二类型节点还用于通过对接软总线实现数据通讯,并接受控制机制对时钟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类型节点为exe可执行文件,基于所述exe可执行文件,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非嵌入式装备软件参与测试工作,所述第三类型节点还用于通过对接软总线实现数据通讯,并接受控制机制对时钟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四类型节点为软硬件信号切换节点,用于将真实的硬件信号转换为软总线能够识别并使用的数字信号,并向真实硬件设备输出同步时钟,带动实物设备参与测试工作,所述第四类型节点还用于通过对接软总线实现数据通讯,并接受控制机制对时钟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