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295.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昕;周卫;姜聪宇;张杰;贺聪;冯建龙;安旭宁;安治学;柳宝贤;何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冻土 开挖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通过分层劈裂施工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机械开挖挖不动,导致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也避免了爆破开挖的方式影响生态环境,且容易造成飞石溅射危害作业人员安全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我国现有冻土区土方开挖施工噪音大、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和危险系数高的问题;通过分层采用劈裂机开挖能够提高冻土区开挖效率,减少开挖成本并且降低开挖时危险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冻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冻土分类包括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2.3%,伴随着时代发展,冻土区域(东北北部山区、西部高山与青藏高原)民生工程建设得到相应发展,但当前民生工程建设在冻土区域施工有困难:即冻土的开挖存在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陆上土方开挖常用的方式有机械法、爆破法等,但对于冻土区的开挖施工,由于土方中含有水分,结冻成块后硬度增大、土体坚硬、强度高等特点,且空间上冻土呈连续状,使得机械开挖难度较大,效率低;采用爆破法虽然开挖效率高,但对当地居民及生态影响较大,且爆破造成飞石,存在危险系数较高的问题;为此需另辟蹊径,从开挖机械和开挖方法上找出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新型开挖方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我国现有冻土区土方开挖施工噪音大、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和危险系数高的问题;通过分层采用劈裂机开挖能够提高冻土区开挖效率,减少开挖成本并且降低开挖时危险系数。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定开挖区域,通过地质勘探作业建立开挖区域的三维模型;确立需要开挖的高度,对开挖区域的冻土进行竖直方向的分层:
S101,分层时自上往下等高度等分,依次对每层进行编号;
S102,对劈裂机进行选型,分层的高度h1不超过劈裂机的最大作业深度;
S2,按照分层模型,在实际开挖区域进行凿孔:
S201,根据劈裂机的参数确定凿孔时的孔间距m,然后按照开挖方向在第一层标记若干个孔洞组成的初始排孔A;
S202,使用潜孔钻机依次对初始排孔A进行凿孔,凿孔的直径D大于劈裂棒的直径;凿孔的深度h2等于分层的高度h1;凿孔完成后,依次对凿孔顶部进行临时封堵;
S3,将多台劈裂机投入使用,对初始排孔A进行劈裂作业:
S301,将多台劈裂棒插入初始排孔A的每个孔洞中,同时启动劈裂机对初始排孔A沿线进行同时分裂;
S302,劈裂时在初始排孔A一侧下部设置运输车用于接驳塌落的冻土块;然后将挖机开赴初始排孔A一侧下部,对残余未自然掉落的冻土块进行清除;
S4,初始排孔A劈裂开挖完成后,下方的第二面层形成台阶状结构;随后在初始排孔A后方的第一面层表面继续按照步骤S2进行凿孔,开凿出排孔1,然后按照步骤S3对排孔1进行开挖;
S5,排孔1开挖完成后,在第二层的掌子面形成长度为两块开挖分区长度的台阶状结构;此时按照从上层至下层的顺序,在第二层的台阶状结构前端按照步骤S2进行凿孔,形成待开挖的排孔2;然后按照步骤S3对排孔2进行开挖;
S6,排孔2开挖完成后,继续回到第一面层,按照步骤S4的方法进行排孔3的凿孔以及开挖;
S7,依次在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上交替进行排孔S4~Sn的开挖,直至整个开挖区域开挖完成。
优选地,上述步骤S3~S7中,上层开挖后的冻土块掉落在下方的第二面层上台阶上,避免直接坠落至工作区域;然后通过挖机对掉落的冻土块进行清除;下层开挖的冻土块直接掉落在运输车上进行运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