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支护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1778.5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薇;汤万钧;李凤明;白国良;任慧君;陈永福;韩永斌;汤小林;李科心;蒋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设备 | ||
1.一种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周侧,所述固定座具有球副腔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沿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球副腔连通;
球副体,所述球副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球副腔内;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球副体内且使得所述固定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通孔内,以适于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一致或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呈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多个,多个所述框架中相邻的两者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包括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半球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半球槽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半球槽和第二半球槽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限定出所述球副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限定出所述固定通孔,每个所述框架的周侧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另一者的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配合;
所述球副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所述第一半球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半球槽内,所述第二半球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半球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一者的所第一半球体与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另一者的相应的所述第二半球体相连;
所述固定杆一部分设在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半球体和所述第二半球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球体包括本体和膨胀套,所述第一半球体具有贯穿所述本体和膨胀套的第一半球体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半球体通孔内,所述膨胀套设在所述第一半球体朝向所述第二半球体的表面上,所述膨胀套的外周侧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半球体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
所述第二半球体具有第二半球体通孔,所述第二半球体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半球体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半球体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半球体通孔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膨胀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半球体通孔内,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地配合在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球槽内设有邻近所述第二半球体的第一止挡凸起,所述第一半球体邻近所述第二半球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止挡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底壁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半球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止挡凸起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止挡凸起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侧壁抵接;
所述第二半球槽内设有邻近所述第一半球体的第二止挡凸起,所述第二半球体邻近所述第一半球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止挡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底壁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半球体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止挡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止挡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止挡凸起内,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底壁滚动配合;
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止挡凸起内,所述第二滚动件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底壁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设在所述框架内,所述基板用于种植植物;
格栅,所述格栅设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格栅设在所述基板上侧;
储水部,所述储水部设在所述框架内且位于所述基板下侧,所述储水部具有多个开口朝向所述基板的储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7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