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贵金属改性分子筛的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1349.8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刚;于潇;宋崇林;高继东;刘双喜;李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44 | 分类号: | B01J29/44;B01J35/04;B01J37/02;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贵金属 改性 分子筛 氧化物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贵金属改性分子筛的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剂。催化剂以Pd和Zr二元金属改性ZSM‑5型分子筛为主催化活性成分,BaO为吸附剂,Lasubgt;2/subgt;Osubgt;3/subgt;和ZrOsubgt;2/subgt;为助催化剂,γ‑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和SiOsubgt;2/subgt;为涂层助剂。该催化剂涂敷于LNT催化器中,能够通过吸附‑还原机制高效净化柴油机排放的NOx。本发明减少了贵金属用量,提高了LNT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及抗热老化性能,催化活性也明显提高。改性分子筛中Zr的加入增强了主催化活性成分整体的催化活性。Lasubgt;2/subgt;Osubgt;3/subgt;和ZrOsubgt;2/subgt;组成的助催化剂以及涂层助剂中SiOsubgt;2/subgt;的加入,都有效抑制了BaO与γ‑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的高温反应,保证了BaO吸附功能的长期、稳定发挥,同时延长了催化涂层的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用内燃机尾气污染物净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NOx)净化用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LNT)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热效率高、功率输出大、结实耐用,在公路运输领域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已成为我国中、重载客货运输车辆的主力动力源。但柴油机尾气中的NOx排放量相对较高,随着机动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已成为车用柴油机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但由于其净化系统体积、重量巨大,不适合在中、小型车用柴油机上应用;而SCR系统的生产成本高昂,提高了柴油机产品的价格,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且即使应用了铜基分子筛催化剂,SCR技术仍然难以满足冷启动等低排气温度工况下NOx高效净化的需求。因此,小型化、低成本、多功能的柴油机NOx高效净化技术成为当前汽车、内燃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
柴油机排放的NOx是酸性气态氧化物,其很容易与碱性固态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化学吸附在碱性固态氧化物表面。但化学吸附后的NOx难以自发的从碱性氧化物上脱附,因此必须采取主动措施实现NOx的可控脱附,才能将该技术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柴油机排气NOx净化过程。为此,内燃机排放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基于吸附-还原净化原理的LNT技术方案,其工作过程如下: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安装LNT催化器;首先将柴油机的运行条件控制在正常的稀燃工况下,此时,柴油机排放的NOx与LNT催化剂中的碱性氧化物成分反应而被吸附在碱性氧化物的表面;在LNT催化剂中碱性氧化物的吸附量接近饱和时,调整柴油机运行条件到富燃工况,此时,不仅缸内燃烧所生成的NOx大幅减少,而且还会生成大量的碳氢(HC)、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活性的气体成分,这些还原性成分在LNT催化器中主催化活性成分的作用下,与已吸附于碱性氧化物表面的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CO2、N2等无害气体,实现NOx的高效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