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SSD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小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0727.0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强俊;刘无纪;管萍;李习习;杜云龙;肖光磊;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82 | 分类号: | G06V10/82;G06V10/774;G06V10/80;G06V20/17;G06V10/764;G06V10/776;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方昊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ssd 检测 模型 训练 方法 目标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SSD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小目标检测方法,将SSD检测模型中的VGG16网络作为主网络,再利用残差网络对于特征信息表达能力强的优势,引入ResNet50网络作为辅助主网络,以提升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将VGG16网络卷积后获得的卷积数据与ResNet50网络卷积后获得的卷积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将融合后的卷积数据重新进行卷积,直至达到预设次数,然后将融合数据输入到SSD后续网络中进行分类和检测,获得改进的SSD检测模型,再对SSD检测模型进行测试,直至损失函数趋于稳定,最终获得优化SSD检测模型,可以在检测速度快的同时提高SSD网络对于小目标的检测能力。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SSD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小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检测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在真实交通场景中,车辆和行人检测作为无人机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迄今,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均是基于手工设计的,加之特征提取的过程过于复杂,因此这些方法常常存在泛化能力差,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等问题,难以适应不同场景的检测任务。
目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分为:基于Two-Stage的检测方法和基于Single-Stage的检测方法。基于Two-Stage的检测方法中以Faster R-CNN性能最为优异,该网络引入了一个区域建议网络(RPN),它可以同时预测每个位置的目标边界和目标得分,经过端到端训练,生成高质量的区域建议,提高网络的检测精度,但Faster R-CNN网络结构复杂,检测速度十分缓慢。考虑到效率的问题,Single-Stage方法随后被提出,其代表方法是YOLO和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YOLO使用了全连接网络,这会导致空间信息丢失、定位错误和目标漏检等问题,尤其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较差,影响最终的检测精度。SSD借用Faster R-CNN中的Anchor思想,并且使用多个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检测,由于各个特征图的感受视野不同,所以SSD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但是SSD的浅层特征图语义信息较差,因此SSD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优化SSD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小目标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目标检测的检测精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小目标的优化SSD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图像;
将历史图像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将训练集中的历史图像分别输入VGG16网络和ResNet50网络中进行卷积,分别获得VGG16网络图像初次卷积数据和ResNet50网络图像初次卷积数据;
将所述VGG16网络图像初次卷积数据和ResNet50网络图像初次卷积数据进行特征融合,获得融合后的VGG16网络图像初次融合数据;
将所述VGG16网络图像初次融合数据和ResNet50网络图像初次卷积数据返回执行分别输入VGG16网络和ResNet50网络中进行卷积的步骤,直至达到预设卷积次数,获得VGG16网络图像融合数据;
将所述VGG16网络图像融合数据输入到SSD后续网络中进行分类和检测,获得改进的SSD检测模型;
用测试集对改进的SSD检测模型进行测试,计算损失函数,与前一次训练得到的损失函数比较,若损失函数小于前一次训练的损失函数,则返回执行将训练集中的历史图像分别输入VGG16网络和ResNet50网络中进行卷积的步骤,直至损失函数趋于稳定,获得的SSD检测模型为优化SSD检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0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