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0294.9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烽;李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04;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黄健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中弯曲区域的应力集中,容易损坏的问题。锂离子电池包括卷绕体,位于卷绕体弯曲部的正极片包括第一非活性区,和/或,位于弯曲部的负极片包括第二非活性区;第一非活性区和第二非活性区用于避免电化学反应的产生,避免了弯曲部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膨胀而挤压隔膜,以免隔膜内的电解液流失而引发的析锂现象,与弯曲部发生电化学反应相比,提高了弯曲部的隔膜强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高储能比的清洁能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内。锂离子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卷绕式电芯是将辊片后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卷绕机进行卷绕形成的电极组合体,卷绕过程中隔膜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隔开。
然而,卷绕式电芯中弯曲区域的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锂离子电池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中弯曲区域的应力集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成一卷绕体,所述卷绕体包括弯曲部以及和所述弯曲部接合的平坦部,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非活性区,和/或,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非活性区;
所述第一非活性区和所述第二非活性区用于避免电化学反应的产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非活性区包括涂覆有非活性材料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非活性区包括涂覆有非活性材料的第二部分,所述非活性材料的材质包括粘结剂和非活性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酸、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聚酰亚胺;所述非活性剂包括金属氧化物、硅的氧化物、碳酸钙、硫酸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包括2%-95%,所述非活性剂的质量比包括5%-9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正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距离;在所述负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距离L2;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非活性区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一隔离区,所述第二非活性区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二隔离区;在垂直于所述正极片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在垂直于所述负极片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隔离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均位于所述弯曲部的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垂直所述平坦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正极片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一高度,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负极片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二高度;在所述正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区具有第三距离;在所述负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隔离区具有第四距离;
所述第三距离等于预设系数与第一高度的乘积,所述第四距离等于预设系数与第二高度的乘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正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区具有第三距离;在所述负极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隔离区具有第四距离;
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片还包括第一活性区,所述负极片还包括第二活性区;在垂直于所述正极片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活性区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在垂直于所述负极片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活性区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0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