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场通信的方法、近场通信接收设备和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0067.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通信 方法 接收 设备 芯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场通信的方法、近场通信接收设备和芯片。该方法应用于NFC接收设备,该NFC接收设备仅配置有一个NFC信号解调模块,该方法包括:获取NFC信号;通过该NFC信号解调模块,依次根据多种NFC技术中的一种,解调该NFC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近场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近场通信的方法、近场通信接收设备和芯片。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属于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NFC发送设备和NFC接收设备之间可以在近距离例如在十厘米距离范围以内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数据交换。
NFC技术有多种类型,分别基于不同的标准。NFC发送设备的技术可能是任一种NFC技术,这样NFC接收设备需要配置多种NFC技术对应的多个解调模块,以同时对NFC发送设备的NFC信号进行解调。然而,NFC接收设备配置多个解调模块会导致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的方法、近场通信接收设备和芯片,能够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的方法,应用于NFC接收设备,所述NFC接收设备仅配置有一个NFC信号解调模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FC信号;通过所述NFC信号解调模块,依次根据多种NFC技术中的一种,解调所述NFC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个NFC信号解调模块依次根据多种NFC技术中的一种解调NFC信号,无需配置多个NFC信号解调模块,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所述解调所述NFC信号包括:根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的识别结果,解调所述NFC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预设时间内识别NFC信号的NFC技术的识别结果,选择相应的NFC技术配置解调NFC信号,可以通过一个NFC信号解调模块实现较快的NFC信号解调,从而能够在保证较快响应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成本和减小功耗。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包括: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是否为所述多种NFC技术中的第一NFC技术;所述根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的识别结果,解调所述NFC信号,包括: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到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为所述第一NFC技术,则根据所述第一NFC技术解调所述NFC信号;或者,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识别到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为所述第一NFC技术,则依次根据所述多种NFC技术中除所述第一NFC技术外剩余的NFC技术,解调所述NFC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剩余的NFC技术对应的响应时间,增加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包括:同时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是否为所述多种NFC技术中的第一NFC技术或第二NFC技术;所述根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的识别结果,解调所述NFC信号,包括: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到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为所述第一NFC技术,则根据所述第一NFC技术解调所述NFC信号;或者,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到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为所述第二NFC技术,则根据所述第二NFC技术解调所述NFC信号;或者,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识别到所述NFC信号的NFC技术为所述第一NFC技术或所述第二NFC技术,则依次根据所述多种NFC技术中除所述第一NFC技术和所述第二NFC技术外剩余的NFC技术,解调所述NFC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少剩余的NFC技术对应的响应时间,增加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0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的动态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波长紫外灭菌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