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电池外壳金属材料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9245.3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5/36;C25D5/50;C25D7/00;C21D1/7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电池 外壳 金属材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电池外壳金属材料生产方法,其通过将预先备好的低碳钢基材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经过预处理后的低碳钢基材先使用蒸馏水对其冲洗,接着,将冲洗后的低碳钢基材放入预镀槽中对其进行直流预镀镍处理;接着,将其放入电镀槽中对其进行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处理;接着,将其烘干,然后,将其放置于罩式热处理炉中对其进行罩式热处理;最后,经过平整处理后对其进行冲压加工以获得电池外壳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外壳材料耐腐蚀不佳以及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外壳生产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强度电池外壳金属材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通常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以及外壳这五个部分组成。而电池外壳作为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存储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电池外壳主要通过滚镀的方法来制备;该方法常常导致钢壳存在镀层不均匀以及成品率不高的缺点;而国外则主要采用更为先进的预镀方法来制备电池外壳;由该种方法制备的电池钢壳内外镀层能保持较高的均一性。但其仍然存在镀层表面容易形成裂纹的风险,甚至还会造成镀层脱落的情况,由此严重影响电池钢壳的耐腐蚀性能。若采用先预镀后滚镀的方法,则可以解决上述单独使用滚镀或单独使用预镀所导致的技术问题;但又会产生工序较为复杂以及生产成本增高的新问题。通过预镀的方法所制备的电池钢壳适用于连续快速生产;且预镀钢壳的均一性好,而如何解决镀镍钢带在对其冲压加工成为电池钢壳后所导致的耐腐蚀性能下降的缺陷,是制约预镀钢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此,中国专利
CN1600904A公开了一种覆镍深冲钢带及其生产方法,其通过先在低碳钢带上连
续电镀2~3μm镍薄膜,然后,再对其进行热处理和激光冲击处理,以使镍镀层和基底材料通过热扩散形成镍/铁扩散层,最后,通过精整工序得到所需厚度的耐腐蚀钢带。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镀层延伸率不小于8%,且其耐腐蚀性能达
8级,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延伸率和耐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池外壳。
然而,虽然现有技术对电镀工艺、退火扩散处理工艺以及冷轧加工工艺均有所改进,而且,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钢壳的性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耐蚀性和高界面结合能的电池外壳材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电镀后采用退火扩散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镀层界面的结合能和耐蚀性能,但是热处理后镀层颜色较暗,表面颜色不均,不能满足人们对外观的要求。而采用热扩散处理后再镀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的难题。但是,由于电镀后退火处理再覆镀的方法实施较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外壳材料所存在的力学性能不足以及材料加工工艺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电池外壳金属材料生产方法。
一种高强度电池外壳金属材料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预先备好的低碳钢基材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除锈、除油以及表面活化;
S2:经过预处理后的低碳钢基材先使用蒸馏水对其冲洗,接着,将冲洗后的低碳钢基材放入预镀槽中对其进行直流预镀镍处理;
S3:经过预镀镍处理后的低碳钢基材先使用蒸馏水对其冲洗,接着,将冲洗后的低碳钢基材放入电镀槽中对其进行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处理;
S4:经过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处理后的基材先使用蒸馏水对其冲洗,接着,将其烘干,然后,将其放置于罩式热处理炉中对其进行罩式热处理;
S5:将经过罩式热处理后的基材放置于平整机中对其进行平整处理;
S6:经过平整处理后的低碳钢使用冲压机对其加工成电池外壳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首先,使用除锈剂对基材进行除锈处理;所述除锈剂为80g/L的氯化铁与8%浓度的盐酸溶液按1:1的比例配制而成;
S12:经过除锈处理后的基材先使用蒸馏水对其冲洗;接着,对其进行除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群控交流充电方法、控制主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光学传感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