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及采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9108.X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9 | 分类号: | G06V40/19;G06V40/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苟莉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手持 虹膜 采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3)和后壳(10),所述前壳(13)外周壁设有触摸显示屏(1),于所述前壳(13)和所述后壳(10)间设有用于存储和处理信息的主板(2),所述主板(2)朝向所述前壳(13)一侧设有电池(11)和散热板,于所述后壳(10)上设有用于采集虹膜信息的虹膜模组(9)和用于采集人脸信息的人脸模组(4),于所述后壳(10)上还设有天线(3)和补光灯板(5)和测距板(6),所述天线(3)、所述补光灯板(5)、所述测距板(6)、所述触摸显示屏(1)、所述电池(11)、所述人脸模组(4)、所述虹膜模组(9)均与所述主板(2)电性连接,所述人脸模组(4)和所述虹膜模组(9)均设置有对应的采集镜头,所述触摸显示屏(1)为触摸+显示两用人机交互屏,所述后壳(10)于补光灯板(5)处设有遮光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板(5)包括铝基板(14),所述铝基板(14)上设有红外单元和白光单元,所述红外单元包括设于铝基板(14)上的白补光灯(15),所述白光单元包括设于铝基板(14)上的红外补光灯(16),所述红外补光灯(16)于所述铝基板(14)上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上设有控制虹膜模组(9)和人脸模组(4)与电源及主板(2)开闭的待机/唤醒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补光灯(16)波长为810nm,所述测距板(6)检测距离为20cm-45cm。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手持虹膜采集设备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开启主机,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分为生物信息采集模式和生物信息识别核验模式,其中生物信息采集模式是收集生物的虹膜、人脸信息,生物信息识别核验模式是收集生物的虹膜、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核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采集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或通过人脸模组(4)识别被采集者身份信息;S2:根据测距板(6)信息调整补光灯板(5)运转;S3:虹膜信息采集和人脸信息采集;S4:虹膜信息和人脸信息确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步骤S3中,虹膜信息采集具体操作为调取虹膜模组(9)和虹膜镜头进程,开启测距板(6),当检测到被采集人进入距离测距板(6)20cm-45cm处,调取补光灯板(5)进程,开启红外补光灯(16),进行虹膜信息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识别核验模式包括以下步骤:S1:完成生物信息采集;S2:调取后台数据库生物信息对比;S3:信息处理;S4:反馈核验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采集模式为预设模式将首先进行,所述生物信息识别核验模式为完成生物信息采集模式后选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91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