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5390.4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万天虎;邓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思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模具 零件 逆向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装置,包括夹座、设置在夹座上的回转体加工杆以及设置在回转体加工杆远离夹座端部的基座;回转体加工杆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夹座与基座之间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上且呈上下依次分布的多个加工环,加工环呈伞状结构,相邻加工环之间形成加工区域,且加工区域呈环形结构;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将电极正面加工完成后,装配进入逆向加工夹具,再经过EDM放电加工模具形状,能有效的解决在模具零件生产中回转体精密模具加工的局限性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加工成本,节约装配风险,延长模具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零件生产中,零件形状各种各样,回转体形状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于模具形状也对应为回转体形状 ,当产品壁厚过于薄时,回转体模具加工难度呈现几何难度提高,尤其是精密模具尺寸+-0.010公差带,往往会将模具结构分开才能完成模具加工。但是却提高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模具装配的难度,以及模具寿命也会减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装置,包括夹座、设置在夹座上的回转体加工杆以及设置在回转体加工杆远离夹座端部的基座;
回转体加工杆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夹座与基座之间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上且呈上下依次分布的多个加工环,加工环呈伞状结构,相邻加工环之间形成加工区域,且加工区域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加工环包括环体、设置在环体顶面并与环体形成密封连接的小口端以及设置在环体底面并与环体之间形成加工区域的大口端,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小口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上层加工环的大口端与下层加工环的小口端的位置相平齐。
进一步地,夹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座体上的定位块,回转体加工杆配合在定位块内。
进一步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配合有定位件,定位件将回转体加工杆定位在定位块内。
进一步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头,安装头配合在基座或夹座上。
进一步地,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定位件为锁紧螺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回转体加工杆正向下料安装到基座上,并将基座安装到机床上;
S2:对回转体加工杆进行双面开粗加工并留0.10余量,随后再半精加工并留0.030余量,完成正向加工;
S3:当正向加工完成后,将回转体加工杆装配到夹座上,保持保垂直度+-0.002,同轴度+-0.005;
S4:通过用W/C粗切头部夹座夹位,自然静置24.0H,去除内应力;
S5:随后通过W/C切尺寸光顶面,再竖直切半避开干涉;
S6:再通过旋转放电加工,完成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
进一步地,步骤S2中进行正向加工时,使用CNC五轴加工中心,C轴旋转30°,旋转进刀方式进行精加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零件的逆向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将电极正面加工完成后,装配进入逆向加工夹具,再经过EDM放电加工模具形状,能有效的解决在模具零件生产中回转体精密模具加工的局限性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加工成本,节约装配风险,延长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思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思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5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