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4207.9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苑书芹;王黎强;刘金义;刘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02;F01N3/00;F01N13/0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知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6 | 代理人: | 刘焕玲 |
地址: | 253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厂房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固定机构、稳固密封机构与过滤除臭机构,所述主固定机构左侧部设置有两个稳固密封机构,所述稳固密封机构内部设置有过滤除臭机构。通过两组第一滑动台会利用加装的限位滑槽沿着连接板加装的两组滑动卡轨同时向对向方向滑动,而震动则因为两组第一滑动台的移动以及两组阻尼杆的阻尼缓冲而消除,降低发生泄漏的风险,并接触到第一环形过滤块进行第二次净化过滤,通过两次气体的扩散接触过滤,增加气体的直接过滤面积,从而均匀的进行穿过式过滤,提高尾气过滤净化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厂房中常用到大量的柴油机进行驱动,柴油机的有害排放在理想燃烧条件下,柴油机燃烧产物中的成分是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0、氮气N2和过量的氧气Q2,这些成分基本上都是无害的。但是,由于实际燃烧过程受到诸如柴油品质与雾化质量、燃烧室内换气条件、可燃混合气形成速度以及燃烧室势力状态等因素的制约,柴油机燃烧产物中除含有上述无害的主要成分外,还会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CO、未燃碳氢HC、氢、氮氧化物NOx及碳烟等有害成分。
现有对应柴油机的尾气处理装置,利用输气管直接对应柴油机的排气口进行尾气的输送以及处理,而柴油机在工作的时候,自身会产生剧烈的引导震动,当震动长时间被引导至排气管与输气管的连接处时,会使两者之间连接稳定性降低,增加了发生泄漏的可能性,而且尾气是直线性的穿过过滤处理层,容易发生阻塞,且过滤面积狭小,从而降低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尾气处理设备接触端因为震动造成不牢固、泄漏以及气体过滤处理面积小容易产生阻塞和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厂房内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固定机构、稳固密封机构与过滤除臭机构,所述主固定机构左侧部设置有两个稳固密封机构,所述稳固密封机构内部设置有过滤除臭机构;
所述主固定机构用于稳固密封机构与过滤除臭机构的组合安装,两个所述稳固密封机构之间设置为前后对称;
所述稳固密封机构用于在主固定机构与过滤除臭机构工作时稳固柴油机震动时的管道连接;
所述过滤除臭机构用于对主固定机构内部柴油机尾气的过滤以及处理;
所述过滤除臭机构包括吸气泵、第一集中箱、过滤筒、第二集中箱、吸水管、集液箱、第一导向锥、固定座、冷却管、中心固定柱、第一环形过滤块、第二导向锥与第二环形过滤块,所述吸气泵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右上部,所述吸气泵左侧端固定连接第一集中箱,所述第一集中箱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四个过滤筒,所述第二集中箱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左侧壁,所述第二集中箱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四个过滤筒的左侧输入端,所述集液箱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左下部,所述集液箱顶部输入端固定连接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纵向贯穿第二集中箱底壁,所述第二集中箱前侧壁固定连接多根均匀纵向排列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前侧端通过冷却管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对接管座、延伸管、连接板、滑动卡轨与连接软管,所述壳体左侧中心固定连接对接管座,所述对接管座左侧端固定连接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壁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一组滑动卡轨,所述连接板左侧中心固定连接连接软管。
优选的,所述稳固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台、限位滑槽、螺纹对接块、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阻尼杆、限位块、双向转动杆、第二滑动台、与,所述第一滑动台顶壁与底壁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台左侧转动连接四根螺纹对接块,所述第一滑动台左侧壁中后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阻尼杆,所述第一滑动台左侧转动连接四根双向转动杆,四根所述双向转动杆左端转动连接第二滑动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4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