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4176.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洪世伟;陈圣宗;赵科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驱动 机构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含一活动部、一固定组件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部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固定组件具有一第一开口。活动部可相对固定组件沿着一第一轴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组件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使光学元件可选择地与第一开口重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快门结构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含一活动部、一固定组件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部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固定组件具有一第一开口。活动部可相对固定组件沿着一第一轴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组件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使光学元件可选择地与第一开口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一外部控制电路。该活动部具有导磁性材质并且包含一电性导通件。当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电性导通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路组件,以使该外部控制电路判断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该外部控制电路。当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电性导通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路组件,以使该外部控制电路判断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二位置。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电性导通件包含一基部、二侧边部以及一悬臂部,个别具有板状结构。该二侧边部连接于该基部的相对两侧。该二侧边部的延伸方向不同于该基部的延伸方向。该基部通过该悬臂部连接于该活动部的一本体。该本体与该电性导通件为一体成形。当沿着垂直于该第一轴的一第二轴观察时,该侧边部与该基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当沿着该第一轴观察时,该本体与该悬臂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该第一电路组件包含一第一电路构件以及一第二电路构件,具有金属材质。当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二侧边部分别抵接于该第一电路构件以及该第二电路构件。该第二电路组件包含一第三电路构件以及一第四电路构件,具有金属材质。当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二侧边部分别抵接于该第三电路构件以及该第四电路构件。第二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电路构件。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本体包括一前侧部、一中间部以及一后侧部。该中间部连接于该前侧部以及该后侧部之间。该前侧部具有二夹持结构,配置以夹持该光学元件。该前侧部与该中间部之间具有一段差。该前侧部与该固定组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该中间部与该固定组件之间的最短距离。该后侧部与该中间部的延伸方向不同。当沿着该第二轴观察时,该后侧部与该中间部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之间。该驱动组件包含一磁性元件,固定于该中间部以及该后侧部。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固定组件包括一底座。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含一第三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该驱动组件。该第一电路组件、该第二电路组件以及该第三电路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该底座内。该第三电路组件电性独立于该第一电路组件以及该第二电路组件。该第一电路组件以及该第二电路组件设置于该底座的一第一侧。该第三电路组件设置于该底座的一第二侧。该第一侧相反于该第二侧。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该底座具有一第一卡合沟槽以及一第二卡合沟槽。当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电性导通件卡合于该第一卡合沟槽。当该活动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电性导通件卡合于该第二卡合沟槽。该第一电路构件的一第一末端以及该第二电路构件的一第二末端由该第一卡合沟槽露出。该第三电路构件的一第三末端以及该第四电路构件的一第四末端由该第二卡合沟槽露出。该第一末端、该第二末端、该第三末端以及该第四末端的至少一个具有一圆弧结构,配置以抵接该电性导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4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系统及其防手震补偿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的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