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3636.4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庄宏成;陈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网络 层次 干扰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根据对用户终端的测量信号以及对所述测量信号的统计结果,对用户终端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用户相似组;
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相似组的带宽需求和系统的总带宽划分子带,为各个所述用户相似组分配子带;
基站对于被调度到的目标用户,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归属的用户相似组,在所在用户相似组分配到的子带内分配子载波和功率;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对用户终端的测量信号以及对所述测量信号的统计结果,对用户终端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用户相似组,包括:
用户终端在测量周期内测量自己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基站统计每个用户终端在统计周期内的各测量周期受到的干扰;
基站计算各个用户终端在统计周期内的干扰序列的期望值与方差;
基站计算各个用户终端在统计周期内的接收功率系列的期望值与方差;
基站找出干扰最大的用户终端以及与该用户终端相似度达到预设条件的用户终端,构建用户相似组,直至完成对所有用户终端的划分;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相似组的带宽需求和系统的总带宽划分子带,为各个所述用户相似组分配子带,包括:
基站统计周期内各用户相似组的带宽需求,确定最小带宽需求作为子带带宽的参考;
在确定了子带带宽后,根据系统的总带宽划分得到多个子带;
将划分得到的多个子带直接分配给对应的用户相似组,或者,将划分得到的多个子带联合分配给对应的用户相似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划分得到的多个子带直接分配给对应的用户相似组,包括:
当统计周期内没有需要优化的用例,则基于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准则,为各个用户相似组直接分配子带;
所述将划分得到的多个子带联合分配给对应的用户相似组,包括:
当统计周期内存在需要优化的用例,则对各个用户相似组采用联合分配子带的方式进行子带分配;
其中,所述用例包括移动性负载均衡、覆盖容量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被调度到的目标用户,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归属的用户相似组,在所在用户相似组分配到的子带内分配子载波和功率,具体为:
在调度周期内,基站为被调度到的用户根据所归属的用户相似组分配到的子带和功率进行子载波和功率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调度周期内,基站为被调度到的用户根据所归属的用户相似组分配到的子带和功率进行子载波和功率分配,包括:
基站向控制器上报周期统计的虚拟用户信息,所述虚拟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相似组及用户相似组的平均信道增益与带宽需求;
控制器根据虚拟用户信息进行子带分配,并向基站下发子带分配信息,所述子带分配信息包括子带带宽、子带分配、子带功率的分配结果;
基站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子带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子带分配信息进行子载波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控制器上报周期统计的虚拟用户信息,包括:
通过X2接口或Xn接口向控制器上报;或者
通过S1接口或N1接口向控制器上报;或者
响应控制器对虚拟用户信息的查询进行上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虚拟用户信息进行子带分配,包括:
根据各个基站的虚拟用户信息和最小子载波带宽,确定子带带宽;
根据子带带宽和系统带宽,进行子带划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虚拟用户信息进行子带分配,并向基站下发子带分配信息,包括:
通过X2接口或Xn接口下发给基站;或者
通过S1接口或N1接口下发给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网络层次的干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子带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子带分配信息进行子载波分配,包括:
对用户相似组的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相似组所分到的子带和子带功率,进行子载波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36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