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的抗震支吊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1422.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宦俊;葛敏;朱文;蒋杰;季俊呈;钱景;高成伟;郭凡;季辉;童福根;张菲;陈飞龙;陈涛;朱军;翟一骏;戴红兵;于鑫;匡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抗震 吊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抗震支吊架,包括顶墙连接件,顶墙连接件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抗震转接件,抗震转接件的底部连接有单侧向支架,单侧向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管道连接块;顶墙连接件包括顶板,顶板上旋设有用于与顶墙螺纹连接的螺杆,在位于顶板下方的螺杆上旋设有锁紧螺母;在顶板前后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内槽口,两个内槽口相互靠近侧的顶板内对称开设有与螺杆对应的通孔,在螺杆的杆体上环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内环槽,在内槽口内设置有用于锁紧螺杆并检测顶墙连接件脱落情况的锁紧及检测机构;在顶板前后端还设置有用于封堵内槽口的封板。通过锁紧及检测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顶墙连接件与顶墙的连接效果并能有效检测墙体连接件的脱落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尤其是一种高稳定性的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抗震支吊架的作用是使建筑物结构主体与使用抗震设计的建筑中的各种管路、设备及沟槽相连接,利用地震产生的反作用力提供支撑作用。采用抗震支吊架的建筑物受地震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长期运行维护过程中的损伤、减轻地震破坏,防范次生灾害,尽量避免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公告号:CN112178279 B,公告日:2021.12.31公告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及其安装方法,其中,抗震支吊架仅通过螺栓构件固定安装在顶墙上,其安装的状态及其不稳定,容易发生脱且松动的状态不容易被察觉。
为了检测墙体连接件的脱落情况,公告号:112145907B,公告日:2022.02.01公告了一种防脱落自显型抗震支吊架,通过将螺栓安插在螺纹孔内部时,随着螺栓的旋进,促使着刺穿杆通过刺穿头刺穿于反应球的内部,由于反应球内部压力的改变,方便将内部膨胀件通过刺穿杆进入到螺栓内部开设的溢出孔内,方便增大螺栓与顶墙以及固定件之间的附着力,方便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顶墙连接件的震动,通过设置的反应球的鼓起时,由于气压的改变,促使着反应物与酚酞发生显色反应,并在透明状显示块的作用下,通过显色能够有效的检测顶墙连接件的脱落情况,方便定位维修,但该结构耗材较多,且由于天气以及空气原因可能造成显色反应将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抗震支吊架,通过锁紧及检测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顶墙连接件与顶墙的连接效果并能有效检测墙体连接件的脱落情况。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稳定性的抗震支吊架,包括顶墙连接件,所述顶墙连接件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抗震转接件,所述抗震转接件的底部连接有单侧向支架,所述单侧向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管道连接块;
所述顶墙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旋设有用于与顶墙螺纹连接的螺杆,在位于顶板下方的螺杆上旋设有锁紧螺母;在顶板前后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内槽口,两个所述内槽口相互靠近侧的顶板内对称开设有与螺杆对应的通孔,在螺杆的杆体上环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内环槽,在所述内槽口内设置有用于锁紧螺杆并检测顶墙连接件脱落情况的锁紧及检测机构;
在顶板前后端还设置有用于封堵内槽口的封板。
优选的,所述锁紧及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每个内槽口内且前端穿插过通孔并与对应侧螺杆上内环槽内壁抵接的插入柱,在所述插入柱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板,在所述插入柱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滑块与限位板之间的插入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在位于滑块顶部和底部的顶板上分别开设有槽口一、槽口二,在位于滑块上方的内槽口内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设置有齿牙,在滑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齿牙啮合的齿槽,在转盘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延伸至槽口一内的拨臂;在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穿插过槽口二并延伸至顶板底部的滑杆,在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检测组件。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指示针和标识板,所述指示针为倒U型结构,所述标识板穿插过指示针的U型槽口且标识板的两端与顶板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示针为透明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