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1056.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东;马建新;侯艳丽;汤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彩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动力电池 系统 对接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连接确认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电连接,连接确认电路的采集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连接确认电路的输出端与动力电池的接地端电连接,连接确认电路的接地端与动力电池的接地端电连接。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确认电路可检测控制模块是否与动力电池连接完成,并且通过控制模块可实现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之间的协议转换,以使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可识别对方发送的信息,进行有效通讯,在无需增加额外的非标开发及对动力电池繁杂的拆解重组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的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实现双碳目标,清洁出行的汽车电动化越来越普及。汽车的动力电池会随着使用逐渐出现性能衰减等情况,动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投入之初到性能衰减到一定程度一般为初始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70%~80%作为电动汽车动力储能单元,SOC值衰减到70%-80%以后的动力电池作为其他储能单元使用至最终报废拆解,此阶段一般称为电池的梯次利用阶段。
现有的电动汽车退役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一般采用拆解、再筛选重组的方式或者对电池包的电池控制模块进行软件变更或者对储能系统的逆变器进行改动以使得动力电池作为储能系统实现与逆变器的对接,但是上述方式工作量大且经济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无需增加额外的非标开发及对动力电池繁杂的拆解重组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的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连接确认电路;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采集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接地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采集端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确定所述控制装置是否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成功;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成功后,将所述动力电池发送的第一协议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信息以使所述储能系统识别,还用于将所述储能系统发送的第二协议信息转换为第一协议信息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识别。
可选的,所述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继电器和第一采集电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入第一固定电位,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采集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接地端;
所述第一采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连接状态生成所述第一电压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等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
可选的,所述实现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对接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连接确认电路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接地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