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片及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0877.3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海;彭冲;李涛;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6 | 分类号: | H01M4/136;H01M4/62;H01M10/0566;H01M10/05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海明;黄健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电池 | ||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位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一锂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石墨基材料,所述第一锂盐包括硝酸锂、亚硝酸锂、硼酸锂、磷酸锂、氟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材料的粒径满足:3μmD107μm,9μmD5016μm,19μmD9027μm;
和/或,所述石墨基材料的表面含有C-O、C=C、C-F、C-N、C=N官能团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石墨基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m3/g~2.5m3/g;
和/或,所述石墨基材料包含以石墨形成的核、以及存在于所述核表面的碳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石墨基材料的总质量,所述碳层的质量分数为15%~25%;
和/或,所述石墨基材料包含单层碳包覆石墨和/或双层碳包覆石墨,所述单层碳包覆石墨包含由石墨形成的核、以及存在于所述核表面的第一碳层,所述双层碳包覆石墨包含由石墨形成的核、以及存在于所述核表面的第二碳层、存在于所述第二碳层表面的第三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材料中,所述双层碳包覆石墨与所述单层碳包覆石墨的质量比为(9:1)~(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锂盐的质量为所述石墨基材料质量的0.1%~3%;和/或,
所述第一锂盐包括硝酸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层包含沿远离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中第一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大于所述第二活性层中第一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厚度比为3:7~7:3。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负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含氟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正极添加剂、负极添加剂和辅助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非氟代碳酸酯、氟代碳酸酯、非氟代羧酸酯、氟代羧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氟代碳酸酯包括氟代线状碳酸酯和/或氟代环状碳酸酯;
所述正极添加剂包括腈类化合物;
所述负极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磺酸内酯、碳酸乙烯亚乙酯、亚硫酸亚乙酯、亚硫酸乙烯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硫酸乙烯酯、氟代磷腈、吡啶类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双(氟磺酰)亚胺锂、LiAsF6、LiPF6、LiBF4、LiSbF6、LiSO3F、LiN(FSO2)2、LiCF3SO3、LiN(FSO2)(CF3SO2)、LiN(CF3SO2)2、LiN(C2F5SO2)2、环状1,3-六氟丙烷二磺酰亚胺锂、环状1,2-四氟乙烷二磺酰亚胺锂、LiN(CF3SO2)(C4F9SO2)、LiC(CF3SO2)3、LiPF4(CF3)2、LiPF4(C2F5)2、LiPF4(CF3SO2)2、LiPF4(C2F5SO2)2、LiBF2(CF3)2、LiBF2(C2F5)2、LiBF2(CF3SO2)2、LiBF2(C2F5SO2)2、双(草酸根合)硼酸锂、二氟草酸根合硼酸锂、三(草酸根合)磷酸锂、二氟双(草酸根合)磷酸锂、四氟(草酸根合)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非氟代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氟代线状碳酸酯包括碳酸氟甲基甲酯、碳酸二氟甲基甲酯、碳酸三氟甲基甲酯、碳酸三氟乙基甲基酯和碳酸双(三氟乙基)酯、氟乙酸乙酯、七氟丁酸乙酯、4,4,4-三氟丁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乙酸-2-三氟甲基乙酯、二氟乙酸甲酯,二氟丙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氟代环状碳酸酯包括氟代碳酸亚乙酯、4,4-二氟碳酸亚乙酯、4,5-二氟碳酸亚乙酯、4-氟-4-甲基碳酸亚乙酯、4,5-二氟-4-甲基碳酸亚乙酯、4-氟-5-甲基碳酸亚乙酯、4,4-二氟-5-甲基碳酸亚乙酯、4-(氟甲基)-碳酸亚乙酯、4-(二氟甲基)-碳酸亚乙酯、4-(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4-(氟甲基)-4-氟碳酸亚乙酯、4-(氟甲基)-5-氟碳酸亚乙酯、4-氟-4,5-二甲基碳酸亚乙酯、4,5-二氟-4,5-二甲基碳酸亚乙酯和4,4-二氟-5,5-二甲基碳酸亚乙酯、二氟代碳酸乙烯酯、三氟甲基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氟代羧酸酯包括二氟乙酸乙酯、七氟丁酸乙酯、4,4,4-三氟丁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乙酸-2-三氟甲基乙酯、二氟乙酸甲酯、二氟丙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非氟代羧酸酯包括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丁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腈类化合物包括腈类化合物包括3-甲氧基丙腈、丁二腈、戊二腈、己二腈、庚二腈、辛二腈、葵二腈、1,3,6-己烷三腈、乙二醇双(丙腈)醚、1,2-二(2-氰乙氧基)乙烷(DENE)、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双丙腈乙二醇醚、甘油丙烷三腈、甘油三腈、三(2-氰乙基)膦、1,2,4-三(2-氰基乙氧基)丁烷、1,1,1-三(氰基乙氧基亚甲基)乙烷、1,1,1-三(氰基乙氧基亚甲基)丙烷、3-甲基-1,3,5-三(氰基乙氧基)戊烷、1,2,7-三(氰基乙氧基)庚烷、1,2,6-三(氰基乙氧基)己烷、1,2,5-三(氰基乙氧基)戊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吡啶类化合物包括2,6-二叔丁基吡啶、4-甲基吡啶、4-乙基吡啶、4,4'-二甲基-2,2'-联吡啶、2-羟乙基吡啶、3-羟基-2-甲基吡啶、2-羟基-5-甲基吡啶、2-羟基-4-甲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基于有机溶剂的总体积,所述氟代环状碳酸酯的体积分数为10%~45%,所述氟代线状碳酸酯的体积分数与氟代羧酸酯的体积分数之和为55%~78%,余量为非氟代碳酸酯和/或非氟代羧酸酯;和/或,
所述含氟锂盐的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的8%~27%;和/或,
所述正极添加剂的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的0.3%~9%;和/或,
所述负极添加剂的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的0.3%~25%;和/或,
所述辅助添加剂的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的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08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