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线直流风扇的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19136.3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兵;吴赟;王凯;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齐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钤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9 | 代理人: | 赵杰香;金丹丹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风扇 控制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两线直流风扇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两线直流风扇的转速,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控制器,获取两线直流风扇调速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并根据温度输出对应的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第一电平转换模块接收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并转换为幅值信号;档位输出锁存模块接收幅值信号并输出对应的风扇工作档位值并锁存;调速执行模块,接收风扇工作档位值,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其中,调速执行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开关电路,各个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共同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各个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共同与两线直流风扇的电气接口电性连接,且各个开关电路的压降不同,根据风扇工作档位值选择其中一个开关电路导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线直流风扇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两线直流风扇是通过直流电能转化电磁能,电磁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带动风叶转动的装置。这种结构的风扇在使用时通常采用直流电压供电,电压大小有9V、12V、24V等,工作电流在100mA左右,尺寸在3.5~12CM可选。主要通过散热块嵌入式安装于IC芯片表面或者螺丝固定在特殊结构的法兰上,对部件进行风循环散热。
现有两线直流风扇因其功率小、尺寸多样,静音及高性价比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同散热需求场景。一般是按照需要散热部件的温度变化来控制风扇的工作与停止。
但是,由于该风扇的外部电气接口只保留有两根接线(即,一根电源线和一根地线),没有调速线,所以只能靠接通电源或断开电源来让其工作或者不工作。
现有直流散热风扇的一般调速做法是在散热风扇的马达内部串联一个温控电阻,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温控电阻也会随之改变,让跟它串联的风扇马达阻值发生变化,阻值变化后引起风扇马达的工作电压发生变化,电压发生变化后,马达的转速就会改变,从而实现风扇转速的可调节。
然而,此设计虽然可以实现调速,但是风扇的转速变化会随着温控电阻的阻值变化而变得非常灵敏,且风扇长时处于高频次切换转速状态,不利于风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线直流风扇长时间处于高频次切换转速状态的问题。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两线直流风扇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两线直流风扇的转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与供电单元可拆卸连接;
第二接口,包括两根电路接线,所述两根电路接线用于与所述两线直流风扇的电气接口可拆卸连接;
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两线直流风扇调速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并根据所述温度输出对应的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
第一电平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并将所述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转换为幅值信号;
档位输出锁存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所述幅值信号,根据所述幅值信号输出对应的风扇工作档位值并锁存;
调速执行模块,接收所述风扇工作档位值,并根据所述风扇工作档位值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调速执行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开关电路,各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共同与所述供电单元电性连接,各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共同与所述两线直流风扇的电气接口电性连接,且各个开关电路的压降不同,根据所述风扇工作档位值选择其中一个开关电路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第一电平转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并将所述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转换为所述档位输出锁存模块可以识别的幅值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包括高电平和低电平,所述第一电平转换模块将所述高电平转换为所述档位输出锁存模块可以识别的幅值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GPIO接口,通过所述GPIO接口输出所述风扇转速档位控制逻辑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齐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齐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