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蚕上茧用方格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8824.8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雪原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蚕 上茧用 方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蚕上茧用方格簇,涉及桑蚕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格簇包括外框体和网格件,所述外框体的四角处均相铰接;所述网格件包括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相互交错并在相交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与外框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边转动连接,多个第二隔板的端部与外框体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塑料方格簇”系由长框条、短框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用销钉活动组合,当塑料方格簇折叠收纳时,其隔板销钉连接处的部分处于重合状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T型开口,即可弹性互让的重叠部分,从而实现了可以折叠收纳,大大减少了存放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蚕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桑蚕上茧用方格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茧丝绸行业以及蚕农均采用的纸板方格簇、木制方格簇、塑料方格簇(固定式,不能折叠)、塑料网等,以纸板方格簇使用最多,其优点在于,利于桑蚕向上爬行不易滑下,结茧率高,其缺点在于易受潮变形,中间隔板更易变形,变形大了就不利于机械化采摘蚕茧或易把纸板打烂,这样就不能再续使用,一般三年左右就要更换新的方格簇,使用周期短;木制方格簇系榫头结构,用枪钉固定,不能折叠,运输和收纳都会占据大量空间,增加更多成本,木制方格簇受潮后容易发霉,直接影响下一季蚕茧(发黄)品质,中间隔板容易断裂,断裂缺损后不利于桑蚕结茧,故很少有人使用木制方格簇;塑料网结茧不规则,不利于机械化采茧,只能人工采摘。
现在市面的塑料方格簇系整体注塑成型,同样不能折叠,占用运输储存空间大,从而增加了运输储存成本,表面光滑(粗糙毛面无法脱模),蚕尿易湿表面,不利于桑蚕爬行容易下滑,与蚕丝的附着力也差,故结茧率低,黄茧、血茧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蚕上茧用方格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桑蚕上茧用方格簇,包括外框体和网格件,所述外框体的四角处均相铰接;所述网格件包括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相互交错并在相交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与外框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边转动连接,多个第二隔板的端部与外框体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外框体包括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配合销钉孔相互错位并首尾转动连接,长框条及短框条的侧壁与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的端部通过榫头和销钉孔相配合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在相交处均设置有T形卡口和销钉孔,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的T形卡口相互扣合插接并通过销钉配合销钉孔实现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长框条、短框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表面均为粗糙毛面且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凸点。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长框条、短框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在其相互连接处均设置有销钉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塑料方格簇”系由长框条、短框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用销钉活动组合,当塑料方格簇折叠收纳时,其隔板销钉连接处的部分处于重合状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T型开口,即可弹性互让的重叠部分,从而实现了可以折叠收纳,大大减少了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该方格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长框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短框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雪原,未经吴雪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8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蚊子密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定向井的抽油机悬点速度寻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