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17204.2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9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汪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吴士卿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大渡口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样 分离 装置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血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该血样分离载具用于转动时分离血液样本,血样分离载具内设有相连通的加样腔和分离腔;血样分离载具的外壁设有加样位和取样位,加样位与加样腔相连通,并位于加样腔上方;取样位与分离腔连通,并位于分离腔上方;其中,加样位用于加入血液样本,分离腔用于分离血液样本,取样位用于提取从血液样本分离得到的第一组份。本发明提出的血样分离载具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和取样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血液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样本之一,通过生化、免疫等多种检测手段可从血液中获取被试者的多种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大部分针对血液的检测需要在血液样本预处理阶段将血液的组分进行分分离,再单独对分离后的血液组分进行后续检测。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采血管收集血液样本,将采血管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在提取分离后的血液样本时,为保证取样纯度,需要对吸管伸入采血管中的位置和吸取操作有较精确的要求,同时需要较多的血液样本量,才能保证待吸取的分离的血样样本具有足够的厚度给取样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因而上述通过采血管和离心机分离血液样本的方式只适用于大容量血液样本的取样处理,需要采集被试者较多量的血液样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血样分离载具,旨在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和取样精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血样分离载具,用于转动时分离血液样本,所述血样分离载具内设有相连通的加样腔和分离腔;
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壁设有加样位和取样位,所述加样位与所述加样腔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加样腔上方;所述取样位与所述分离腔连通,并位于所述分离腔上方;
其中,所述加样位用于加入血液样本,所述分离腔用于分离所述血液样本,所述取样位用于提取从所述血液样本中分离得到的第一组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腔包括取样腔,所述取样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组份,所述取样腔包括相连通的分离室和取样室,所述取样室与所述取样位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室从靠近所述加样腔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加样腔的一端逐渐收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具有收缩腔段,所述收缩腔段与所述分离室相连通,所述收缩腔段从远离所述分离室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分离室的一端逐渐收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还具有扩张腔段,所述扩张腔段与所述加样位、所述收缩腔段连通,所述扩张腔段从远离所述收缩腔段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收缩腔段的一端逐渐扩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分离室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α,25°≤α≤8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加样腔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β,25°≤β≤8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腔还包括沉淀腔;
所述加样腔、所述取样腔以及所述沉淀腔依次连通设置,所述取样位与所述取样腔连通,所述沉淀腔用于收容从所述血液样本中分离得到的第二组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所述加样腔、所述取样腔以及所述沉淀腔顺序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加样腔和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取样室位于所述分离室背向所述沉淀腔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室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分离室和所述加样腔的连通处的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7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