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7036.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峻峰;陈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黄小灵 |
地址: | 54619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玫瑰 精油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无水乙醇对玫瑰花瓣进行浸提,并结合超声处理使玫瑰花瓣内部的细胞壁破裂,易于精油成分析出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无水乙醇浸提液,然后再将无水乙醇浸提过的玫瑰花瓣置于蒸馏装置中进行熏蒸,得到熏蒸混合液,将无水乙醇浸提液和熏蒸混合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分离提纯。本发明采用了浸提‑熏蒸的混合提取方式,充分提取了玫瑰花中的精油成分,提高了提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油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精油是从玫瑰花中提取的,为鲜花精油之冠,其价格昂贵,国际市场价格与黄金等价,素有“精油皇后”“液体黄金”之美称,是最常用的名贵花香原料。在现有技术中,提取玫瑰精油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然而这种方式在蒸馏提取时存在一定缺陷,如容易出现玫瑰花瓣堆叠在一起,影响精油提取效果,以及将玫瑰花瓣放置于托盘上,然后将托盘层层放置于蒸馏锅中,而蒸汽上升至蒸馏锅上部时温度会有所下降,导致位于上部的玫瑰花瓣不能被充分蒸馏提取精油,耗费时间长,影响提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色泽鲜艳的新鲜玫瑰花瓣,清洗干净,放入烘干机中将表面的水分烘干;
步骤2:将烘干的玫瑰花瓣浸泡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并进行水浴超声震动,得到无水乙醇浸提液;
步骤3:将玫瑰花瓣从无水乙醇中取出,沥干玫瑰花瓣表面的无水乙醇,然后将玫瑰花瓣置于蒸馏装置中进行水蒸气熏蒸,得到熏蒸混合液;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无水乙醇浸提液与步骤3得到的熏蒸混合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乙醇精油混合液,将乙醇精油混合液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往乙醇精油混合液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后静置待其分层,将油水分离器下部分的乙醇水溶液分离出来,即得到上部分的精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玫瑰花瓣在无水乙醇中的浸泡时间为30-90min,所述超声震动的时间为10-3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蒸馏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馏锅、冷凝器和收集罐,所述蒸馏锅内设有横置的蒸馏筒,所述蒸馏筒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蒸馏锅内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蒸馏锅侧壁并连接有电机,蒸馏筒表面设有若干承托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盘包括底托和盖体,所述底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蒸馏筒表面,底托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边,所述盖体上设有与固定边配合的连接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底托和盖体均为筛网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托上设有若干规则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盘为与蒸馏筒表面适配的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先采用无水乙醇对玫瑰花瓣进行浸提,并结合超声处理使玫瑰花瓣内部的细胞壁破裂,易于精油成分析出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无水乙醇浸提液,然后再将无水乙醇浸提过的玫瑰花瓣置于蒸馏装置中进行熏蒸,得到熏蒸混合液,将无水乙醇浸提液和熏蒸混合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分离提纯,采用了浸提-熏蒸的混合提取方式,充分提取了玫瑰花中的精油成分,提高了提取效率。
2、本发明的蒸馏装置采用可旋转的蒸馏筒,即将玫瑰花瓣固定在蒸馏筒表面的承托盘上,使得玫瑰花瓣可随着蒸馏筒旋转,能够充分与蒸馏锅下部的高温水蒸气接触,有效提高了提取效率,缩短熏蒸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7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