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16618.3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艺能达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工用 传送 清洗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清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包括上端敞口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两对均水平设置的转动辊,每对所述转动辊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每对所述转动辊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板Ⅰ,所述转动辊与连接板Ⅰ转动连接,每对所述连接板Ⅰ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框体内设有下清洗机构;所述下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框体内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设置于两对转动辊之间,所述清洗箱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冲洗板。本发明中当位于传送带上的零件被输送到冲洗板上且当升降板向上移动时,冲洗板下方的清洗液便能通过多个下冲洗孔冲到零件的下方,对零件的下方进行充分的冲洗,清洗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清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在通过打孔或篆刻等流程后其表面都会残留碎屑和灰尘,一般会通过清洗流程进行清洗,大多传统的清洗方式便是将零件放置在匀速移动的传送带上,然后通过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出水口进行冲洗,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对零件上方进行清洗,难以对整个零件进行全面的有效清洁,另外一些传统的清洗方式则是通过人工进行逐个冲洗,清洗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多传统零件冲洗装置清洗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清洗效果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包括上端敞口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两对均水平设置的转动辊,每对所述转动辊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每对所述转动辊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板Ⅰ,所述转动辊与连连接板Ⅰ动连接,每对所述连接板Ⅰ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框体内设有下清洗机构;
所述下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框体内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设置于两对转动辊之间,所述清洗箱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冲洗板,所述冲洗板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下冲洗孔,所述冲洗板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框体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单向孔,四个所述转动辊外共同套设有网状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贯穿清洗箱设置,所述清洗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传送带匹配的输送孔。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每根所述连接板连接板Ⅰ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框体内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匹配设置的横槽,所述限位块与横槽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所述冲洗板上侧壁向上拱起设置,且所述冲洗板上侧壁拱起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盛放槽。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框体内部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一端延伸至框体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辊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两块所述竖板内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齿条,两对所述齿条分别位于一对齿轮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所述驱动辊上固定套设有同轴设置的凸轮,所述升降板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Ⅱ的下端延伸至清洗箱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推板,所述推板位于凸轮正上端,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上套设有同轴设置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与驱动辊外共同套设有弹性传动带。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还包括上冲洗机构,所述上冲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框体上端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顶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盒,所述蓄水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蓄水盒内顶面之间形成清洗腔,所述挤压板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清洗腔连通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延伸至蓄水盒外部设置并固定连通有清洗球,所述清洗球延伸至清洗箱内部设置,所述清洗箱上侧壁开设有与清洗球匹配设置的通孔。
在上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传送清洗机中,所述竖管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清洗球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上冲洗孔,所述挤压板与升降板均具有磁性,且所述挤压板与升降板同极相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艺能达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艺能达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