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噬几丁质菌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14513.4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方利平;李芳柏;陈冠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02F3/34;C12R1/01;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珍 |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好氧砷 甲基化 挥发 功能 几丁质 及其 应用 | ||
1.一株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噬几丁质菌,其特征在于:名称为噬几丁质菌(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置于含有无机三价砷的环境中培养,实现砷甲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甲基化为二甲基化和/或三甲基化;
所述的无机三价砷为亚砷酸和/或亚砷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环境为培养基、土壤或水体;
所述的无机三价砷在环境中的浓度范围为100 μmol/L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培养基为R2A培养基、LB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R2A培养基的配方为:胰蛋白胨0.3~0.4g/L,酸水解酪蛋白0.4~0.6g/L,酵母浸粉0.4~0.6g/L,可溶性淀粉0.4~0.6g/L,磷酸氢二钾0.2~0.4g/L,硫酸镁0.05~0.15g/L,丙酮酸钠0.2~0.4g/L,蛋白胨0.2~0.3g/L,葡萄糖0.4~0.6g/L,余量为水,pH7.2 ± 0.2;
所述的LB培养基的配方为:9~11g/L蛋白胨,4~6g/L酵母粉,9~11g/L NaCl,余量为水;
所述的TSB培养基的配方为:胰蛋白胨16~18g/L,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2~4g/L,氯化钠4~6g/L,磷酸二氢钾2~3g/L,葡萄糖2~3g/L,余量为水,pH值7.3 ± 0.2;
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32℃、转速150~250 rpm、时间60~80 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机三价砷在环境中的浓度范围为50 μmol/L以内;
所述的R2A培养基的配方为:胰蛋白胨0.35g/L,酸水解酪蛋白0.5g/L,酵母浸粉0.5g/L,可溶性淀粉0.5g/L,磷酸氢二钾0.3g/L,硫酸镁0.1g/L,丙酮酸钠0.3g/L,蛋白胨0.25g/L,葡萄糖0.5g/L,余量为水,pH 7.2 ± 0.2;
所述的LB培养基的配方为:10g/L蛋白胨,5g/L酵母粉,10g/L NaCl,余量为水;
所述的TSB培养基的配方为:胰蛋白胨17g/L,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3g/L,氯化钠5g/L,磷酸二氢钾2.5g/L,葡萄糖2.5g/L,余量为水,pH值7.3 ± 0.2;
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转速200rpm、时间72h。
7.一种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培养基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
所述的培养基为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R2A培养基、LB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
8.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养基中接种所述的噬几丁质菌YT5,震荡培养,得到所述的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震荡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32℃、转速150~250rpm、时间8~14 h。
10.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在砷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砷污染环境为无机三价砷污染环境;
将所述的具有好氧砷甲基化和挥发功能的微生物制剂置于待修复的环境中培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45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