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扫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3852.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8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惠明;钱露;卢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7 | 分类号: | G01N21/77;G01N15/14;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34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肿瘤 细胞 自动 扫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扫描方法及装置,通过定时对放置有血液样本的培养液进行荧光扫描生成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并记录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相对应的第一扫描时刻、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利用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一扫描时刻和第二扫描时刻生成第一肿瘤变化值,根据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生成第二肿瘤变化值;将第一肿瘤变化值、第二肿瘤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对比生成肿瘤趋势数据;本发明可以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生长趋势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扫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简称CTC,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目前的主要通过人工不断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数值获取,来判断个人的肿瘤数值是否正常或者患者手术后的效果,用于实时监测肿瘤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实现实时个体治疗。
现有技术中,医生对肿瘤状况的判断基准一般是循环肿瘤细胞的类型、数量、扩散面积、生长趋势等维度的数据,其中,对于循环肿瘤细胞的生长趋势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询问病人一些信息,例如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等问题,然后结合个人经验来进行生长趋势判断,准确性较低。
因此,如何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生长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扫描方法及装置,可以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生长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扫描方法,包括摄像头、定时装置和处理器,处理器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自动扫描,具体包括:
定时对放置有血液样本的培养液进行荧光扫描生成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并记录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相对应的第一扫描时刻、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
利用所述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一扫描时刻和第二扫描时刻生成第一肿瘤变化值,根据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生成第二肿瘤变化值;
将所述第一肿瘤变化值、第二肿瘤变化值和第一预设变化值对比生成肿瘤趋势数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定时对放置有血液样本的培养液进行荧光扫描生成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并记录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相对应的第一扫描时刻、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在预设时刻段内自动扫描仪对培养液进行扫描,通过荧光像素值的亮度对肿瘤数量的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并记录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相对应的第一扫描时刻、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
获取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时所使用的荧光检测剂的发光曲线;
根据所述发光曲线中发光效率的最大值所对应的预设扫描时刻,将第一扫描时刻、第二扫描时刻和第三扫描时刻与所述预设扫描时刻所对应的发光效率值进行对齐处理;
根据对齐处理后的发光效率差值对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进行荧光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测量荧光肿瘤数量、补偿后的第二测量荧光肿瘤数量和补偿后的第三测量荧光肿瘤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