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1872.4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8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中冈慎悟;野本耕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物质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能够防止由于在管路的开口部设置盖构件而引起在管路与盖构件之间产生凹凸、台阶。盖部(3)的配置于管路(1)的内部侧的面(3a)的形状形成为曲面。优选的是,在从管路(1)的内部观察时,该面(3a)的靠管路(1)侧的形状能够设为凹陷的弯曲形状。进一步优选的是,盖部(3)的靠管路(1)侧的面(3a)的形状能够设为具有与管路(1)的内部的圆周相同或近似的曲率半径的曲面形状。如此,在盖部(3)、开口部(1a)的间隙(1b)周边不易产生聚合物,能够比以往降低清扫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甲基)丙烯酸等易聚合性物质的制造、纯化等的反应器、蒸馏塔以及附属于这些设备的热交换器、槽等中,出于内部状态的确认、样品的抽取等目的,通常设有人孔、手孔等。特别是,在对易聚合性物质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人孔、手孔等发生聚合,而提案有各种各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处理装置,其将管状构件朝向装置内部并向下倾斜地配置,该管状构件用于相对于装置内导入或取出作为气体、液体、固体或它们的混合相的流体。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在人孔喷嘴与氧化反应器主体之间设置分隔板,从而消除自反应器主体内表面凹陷的凹处,并稳定地进行反应器主体内的氧化反应。
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在蒸馏塔的人孔放入芯体,从而消除无用空间。
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一种技术,以将喷嘴的中途阻断的方式配置铝箔,从而抑制易聚合性物质向喷嘴内进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1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308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9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49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各文献所记载的装置中,设有用于将装置主体的管路内壁与人孔开口之间分隔的盖构件。但是,对于由于配置盖构件而在装置主体的管路内壁与盖构件之间产生的凹凸、台阶即在沿着与管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会产生的凹凸、台阶的消除方法,并未特别提及。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分隔板与止挡件抵接地配置,在装置主体与分隔板之间形成有带棱角的凹处。在该凹处中,气体或液体会滞留以及冷凝,由此形成聚合物。
若聚合物固着于人孔等管状构件与装置主体之间、或管状构件的固定治具,则不仅使它们的装卸非常困难,而且该聚合物还可能引起装置自身的闭塞、制造效率的下降等。因此,需要以较短的周期进行清扫装置主体等维护。
上述各文献所记载的盖构件或分隔构件能够减少人孔开口的无用空间,而抑制聚合。但是,特别是,若人孔口径等较大,则由于上述盖构件或分隔构件的配置而产生的凹凸部分、台阶部分增大,其聚合抑制效果不充分。另外,即使在口径较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对聚合性较高的单体进行处理的情况、装置内的温度较高等容易聚合的条件下,在微小的凹凸部分、台阶部分也会产生聚合物。因此,需要用于抑制上述凹凸部分、台阶部分的新的办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通过在向管路的开口部配置盖构件时减少管路与盖构件之间的凹凸、台阶,从而能够抑制、防止在管路产生聚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1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