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层耐压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10980.X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丽;汤淋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12;E06B5/16;E06B3/7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众慧之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8 | 代理人: | 郭云梅 |
| 地址: | 2153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钢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层耐压钢结构,包括:钢架,包括形成矩形壁面的前钢板、后钢板、左钢板和右钢板,及位于所述前钢板和后钢板之间并与之平行的第一中间钢板和第二中间钢板;第一缓冲构件,固设于所述钢架,包括第一钢柱和半圆弧形的第一辊压钢板和第二辊压钢板;第二缓冲构件,固设于所述钢架,包括第二钢柱、第三钢柱和缓冲部;第三缓冲构件,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钢柱上,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缓冲部上。本发明的第一缓冲构件和第二缓冲构件能够有效缓冲来自前后方向的巨大冲击力,所述第三缓冲构件能够有效缓冲来自左右方向的巨大冲击力,同时缓冲部的设计能有效隔热防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复层耐压钢结构。
背景技术
特种行业的门体(如核电站防爆门、飞机仓库大门等)通常具有防撞、防爆等功能,其所使用的钢结构也需要有较强的抗压缓冲和防火隔热性能。目前,常见的抗压建材大多采用方型钢结构,且通常采用将多根方型钢平行间隔布置或者将多根方型钢横纵向交错布置来提高钢结构的抗压能力。然而这种简单的钢结构虽然生产方便、成本低廉,但当受到前后、左右方向的大载荷时,各方型钢的侧板会因直接受力而产生扭曲变形,因此不能应用于对抗压能力要求高的装置或建筑,同时,这种钢结构在防爆性能上也存在严重不足,应用在特种行业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满足特种行业中相关装置或建筑的较高抗压和防爆性能要求,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缓冲来自前后、左右方向的巨大冲击力的新型钢结构,同时提高其防火隔热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缓冲来自前后、左右方向的巨大冲击力,同时能有效隔热防火防爆的复层耐压钢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复层耐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包括形成矩形壁面的前钢板、后钢板、左钢板和右钢板,及位于所述前钢板和后钢板之间并与之平行的第一中间钢板和第二中间钢板,所述第一中间钢板靠近所述前钢板一侧,所述第二中间钢板靠近所述后钢板一侧;第一缓冲构件,固设于所述钢架,包括第一钢柱、半圆弧形的第一辊压钢板和第二辊压钢板,所述第一辊压钢板的顶端焊接在所述前钢板上,底端焊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钢板上,所述第二辊压钢板的顶端焊接在所述后钢板上,底端焊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钢板上,所述第一钢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钢板和第二中间钢板之间,所述第一钢柱与所述第一辊压钢板和第二辊压钢板的顶端共线,且与所述左钢板和右钢板平行;第二缓冲构件,固设于所述钢架,包括第二钢柱、第三钢柱和缓冲部,所述第二钢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钢板和第一中间钢板之间,所述第三钢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后钢板和第二中间钢板之间,所述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与所述左钢板和右钢板平行,所述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之间,且一端与所述第一中间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间钢板固定连接;第三缓冲构件,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钢柱上,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缓冲部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间钢板和第二中间钢板平行。当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受到来自左右方向的载荷时,可以通过多组所述第三缓冲构件进行缓冲吸收载荷;受到来自前后方向的载荷时,所述第一辊压钢板和第二辊压钢板处受到的载荷可分解为前后载荷和左右载荷,并通过向内变形吸收载荷,所述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处受到的载荷通过所述缓冲部变形吸收载荷。因此,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可以缓冲来自不同方向的载荷,吸收来自任意方向的外力,提高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的抗压能力,避免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因外力挤压而过度变形或断裂,提高了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一缓冲构件和第二缓冲构件在所述左钢板和右钢板之间依次交替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辊压钢板的间距与所述缓冲部的宽度相等。该设计能使得所述复层耐压钢结构的结构更加稳定,吸收载荷更加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左钢板或右钢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构件相连时,所述第一钢柱与所述左钢板或右钢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三缓冲构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左钢板或右钢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构件相连时,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左钢板或右钢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