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修复组织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10636.0 | 申请日: | 201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1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S·J·奥尔法诺斯;W·A·鲁萨;M·R·赫尔米克;S·E·弗罗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普伊米特克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金飞;杨忠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复 组织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限定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贯穿开口和第二贯穿开口;
挠性元件,所述挠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所述挠性元件具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和两者间的长度,所述长度从所述第一末端延伸,按顺序沿着缝合线的第一末端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中的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中的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且沿着缝合线的第二末端部分延伸,所述缝合线在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之间不包括任何沿着其的接头、结或止动件;
所述第一固定构件还包括限定在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贯穿开口;
滑动锁定结,所述滑动锁定结在所述第一末端部分与所述第二末端部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末端部分设置为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结,所述第一末端部分从所述结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各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受损组织的单个连续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沿着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基本上呈直线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在每一个各自的表面上的相邻开口之间的倒圆表面,以用于使所述挠性元件沿其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细长的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施加到所述第二末端部分上的张力能够有效地缩短沿着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所述挠性元件的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中的基本线性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各自的表面的第一末端延伸至所述各自的表面的相对的末端,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表面中的所述凹槽大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具有细长的递送构件的递送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挠性元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和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细长的递送构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所述各自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各自的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中的基本线性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各自的表面的第一末端延伸至所述各自的表面的相对末端,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表面中的所述凹槽大致平行,所述凹槽可滑动地接合所述递送构件中的狭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挠性元件包括缝合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挠性元件包含聚乙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挠性元件包含聚乙烯和可生物吸收的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可生物吸收的聚合物包括聚二氧杂环己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普伊米特克公司,未经德普伊米特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