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本振链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0308.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中;张雷;方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矽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模式 振链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本振链路及控制方法,包括包括:分配网络、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第三放大电路、二选一电路、倍频电路和第四放大电路;所述分配网络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选一电路的一路输入端,所述二选一电路的另一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选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1,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2,所述第三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3,所述二选一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4。结合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工作需求,采用高集成度的分配网络和一系列控制开关,对毫米波雷达本振链路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毫米波雷达多模式硬件兼容的同时,压缩了芯片面积,降低了芯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本振链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应用于汽车电子、无人机、智能监控等多个领域。本振信号作为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关键信号,对接收和发射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在毫米波雷达不同的使用或测试场景下,需要对本振信号的流向和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不同的处理,涉及的工作或测试模式包括常规工作模式、本振参考信号测试模式、本振链路测试模式、阵列雷达级联模式等,相关电路的实现往往非常复杂,占用较大的面积提高了芯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本振链路和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片上毫米波雷达多模式本振链路,包括分配网络、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第三放大电路、二选一电路、倍频电路和第四放大电路;所述分配网络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选一电路的一路输入端,所述二选一电路的另一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选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1,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2,所述第三放大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3,所述二选一电路连接控制信号S4。
所述分配网络包括多端口变压器B1、N型MOS晶体管M1、N型MOS晶体管M3、N型MOS晶体管M5、N型MOS晶体管M7、P型MOS晶体管M2、P型MOS晶体管M4、P型MOS晶体管M6、P型MOS晶体管M8、反相器I1、反相器I2、电容C1、电容C2;所述多端口变压器B1包括主级线圈L1、第一次级线圈L2和第二次级线圈L3;所述线圈L1两端分别接端口a和地,所述线圈L2两端分别接端口b和端口e,所述线圈L3两端分别接端口d和端口c;所述N型MOS晶体管M1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2的源漏两端并联分别接端口b和电压V1,所述N型MOS晶体管M3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4的源漏两端并联分别接端口c和电压V1,所述P型MOS晶体管M2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4接所述反相器I1的输入端和控制信号D1,所述N型MOS晶体管M1和所述N型MOS晶体管M3接反相器I1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晶体管M5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6的源漏两端并联分别接端口e和电压V2,所述N型MOS晶体管M7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8的源漏两端并联分别接端口d和电压V2,所述P型MOS晶体管M6和所述P型MOS晶体管M8接所述反相器I2的输入端和控制信号D2,所述N型MOS晶体管M5和所述N型MOS晶体管M7接反相器I2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1两端分别接电压V1和地,所述电容C2两端分别接电压V2和地。
所述电压V1为所述第二放大电路提供电源电压,所述电压V2为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提供偏置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矽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清矽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