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矸托盘及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10279.8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龙景奎;乞朝欣;曹佐勇;陶笑;鲜扬;徐文发;许俊峰;田唯标;张由飞;兰红;杜恒;安禹波;余文凯;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E21F17/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无巷旁 充填 沿空留巷采空侧 协同 控制 结构 | ||
1.一种挡矸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板(201)、固梁板(202)和加强筋板(203),所述托盘板(201)和固梁板(202)通过所述加强筋板(203)连接,所述托盘板(201)和固梁板(202)的夹角大于煤层倾角θ;
所述托盘板(201)上设有第一穿杆孔(204),所述第一穿杆孔(204)的轴线与所述托盘板(201)的表面的夹角为90°-θ;
所述固梁板(202)上设有第一螺栓孔(205),所述第一螺栓孔(205)垂直于所述固梁板(202);
所述挡矸托盘(2)用于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所述挡矸托盘(2)位于巷道顶板靠近高帮处且与安装在巷道顶板最靠近高帮处的第一锚杆(1)连接,所述第一锚杆(1)穿过所述第一穿杆孔(204);
所述第一螺栓孔(205)用于连接协同控制结构的挡矸梁(8),所述挡矸梁(8)与高帮的夹角为θ1,所述托盘板(201)和固梁板(202)的夹角为θ+θ1,所述挡矸梁(8)与所述固梁板(202)的倾角一致,所述挡矸梁(8)的上部与所述固梁板(202)连接,下部通过第二锚杆(6)锚固在高帮上,所述挡矸梁(8)的底部插入高帮的岩体帮,所述第二锚杆(6)位于岩体帮。
2.一种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锚杆(1)、挡矸梁(8)、第二锚杆(6)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矸托盘(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1)使用挡矸托盘(2)和第一螺母(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形垫块(3),所述梯形垫块(3)安装在托盘板(201)和第一螺母(4)之间,所述梯形垫块(3)的底部呈水平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矸梁(8)上设有第二螺栓孔(801)和第三穿杆孔(802),所述第二螺栓孔(801)用于连接所述固梁板(202),所述第三穿杆孔(80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锚杆(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锚杆(10),所述第三锚杆(10)安装在岩体帮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锚杆(6)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采空侧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保护装置(7),所述锚杆保护装置(7)安装在所述第二锚杆(6)和第三锚杆(10)的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02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