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8461.X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闻艳萍;李铭;景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19/04;E02D17/00;E02D15/02;E02D5/04;E02D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康锦鹤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水库 应急 放水 进口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期施工:
按水库灌溉保证水位高程+堰顶安全加高下限值0.5m的挡水高程,计算为进水口一期边坡开挖旱地作业高程,进行边坡开挖并在高程位置开挖施工平台;
S2,二期施工:
利用岸边原有地貌预留岩埂设置围堰,采用钢板桩+灌浆防渗技术,确保二期闸室基础开挖旱地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
S101,降低水库水位至灌溉保证水位高程;
通过大坝现有高涵放水,将水库水位降至开挖旱地作业高程以下;
S102,进行保证水位高程以上的进水口边坡开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2中: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出边坡开口线,进行截水沟施工;待其施工完成后,边坡开挖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覆盖层清理采用人工、推土机配合反铲,进行开挖区表层覆盖层剥离;土方开挖采用反铲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开挖,分层厚度3~4m;石方开挖采用潜孔钻、手风钻自上而下梯段分层爆破,梯段分层高度3-5m;
开挖至施工平台高程后,进行预留岩埂围堰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
S201,预留岩埂围堰施工;
S202,二期闸室基坑开挖及结构物施工;
S203,预留岩埂围堰拆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1中:
完成施工平台后,采用拉森钢板桩对砂砾石层进行围挡,并对预留岩埂部分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使砂砾石层和预留岩埂固结并达到防渗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拉森钢板桩施工:
履带吊停在施工平台上距离打桩点就近的位置,侧向施工;
2)固结灌浆施工:
在钢板桩施工完成后,对预留岩埂部分进行固结灌浆施工;采用沿围堰纵向轴线设单排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孔内循环分段灌浆法;
固结灌浆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分段灌浆;封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在灌浆达到设计结束标准后,采用0.5:1的浓浆替换孔内稀浆,待回浆管排出0.5:1的浓浆后封闭孔口,作闭浆封孔;
3)帷幕灌浆施工:
在同一地段固结灌浆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采取两排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对于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先灌注背水侧排,后灌注临水侧排,每排孔的孔序均采用三序;帷幕灌浆先导孔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分段五点法压水、分段灌浆的方式进行;
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灌浆孔封孔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灌浆结束后,抬动观测孔、物探测试孔亦进行封孔处理,其封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水库应急放水洞进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2中,定向分层爆破出闸室基坑部分;
保护层开挖:土方预留30cm厚的保护层人工进行开挖,石方建基面预留1.5-2m保护层,手风钻光面爆破完成;
闸室建基面开挖完成后,自下而上分层进行结构混凝土施工;采用组合小钢模,分层浇筑至设计高程,分层高度为3m一层;门槽二期混凝土采取分层施工,模板采用木模拼装,混凝土入仓,人工钢钎捣实;
待应急放水隧洞闸室段修建完成且金属结构安装完成后,组织蓄水前验收;验收通过后,对预留岩埂部分进行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4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风炉烧炉的保温和送风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