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分包打包及加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180.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贺昌茂;聂小玉;赵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21/12;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定义 加载 分包 打包 加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分包打包及加密方法及系统,通过使用自定义类加载器构建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将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分别打包为功能模块包,并进行对称加密得到加密功能模块包;再统一打包得到加密应用软件包,并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通过使用自定义类加载器构建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提高了软件开发的自由度,将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分别打包,便于进行传输和部署,也便于后期纠错排查,提高了部署和后期维护的效率;在分包打包过程中进行双重加密,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泄露和恶意篡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打包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分包打包及加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某些情况下,软件的源代码常常需要进行移植和部署,但是源代码的体量过于庞大,如果只是简单打包在一起进行传输和部署,不仅数据传输效率低,而且若源代码中出现错误也难以排查纠错,软件部署和后期维护的效率无法提升;并且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加密措施提高安全性,源代码极容易被泄露或者篡改,对软件开发方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当前对于数据的加密措施通常都十分单一,容易被破解,无法保证安全性。因此,当前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能够解决无法安全高效地传输部署软件源代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分包打包及加密方法,用于解决无法安全高效地传输部署软件源代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分包打包及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使用自定义类加载器构建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
S2,将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分别打包为功能模块包,并进行对称加密得到加密功能模块包;
S3,将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包打包成为一个应用软件包并且加密,得到加密应用软件包,并上传至服务器。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使用自定义类加载器构建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根据需求自由对class文件进行加密解密,将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分别打包,便于进行传输和部署,也便于后期纠错排查,提高了部署和后期维护的效率。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
使用自定义类加载器构建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对源代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代码;对源代码进行加密步骤包括:在编译代码时,将数据从源文件中读取出来,并且每当从源文件里读出四个字节数据时就把每一位数据都取异或1的值,再写入目标文件。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对源代码进行简单加密,可以起到保护源代码的作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步骤S2具体包括:
将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分别打包为功能模块包,设置对称加密密钥,并使用对称加密密钥对功能模块包加密得到加密功能模块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设置对称加密密钥,并使用对称加密密钥对功能模块包加密得到加密功能模块包包括:
对于每一个功能模块包设置同一个对称加密密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设置对称加密密钥,并使用对称加密密钥对功能模块包加密得到加密功能模块包包括:
对于每一个功能模块包分别设置不同的对称加密密钥,建立对称加密密钥与加密功能模块包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对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进行打包和加密处理,一方面便于进行模块化传输和部署;另一方面对功能模块包进行加密处理,提高了安全性和保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