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发烟装置、发烟系统及吸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6545.X | 申请日: | 202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汉方国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A24F40/20;A24F40/57;A24F40/50;A24F40/60;A24F40/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发烟 装置 系统 吸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发烟装置、发烟系统及吸食方法,涉及草本植物应用技术领域。发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吸食端和另一端开口的连接端;第二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连接端和另一端封闭的底端;第一壳体连接端与第二壳体连接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连接端至底端依次设加热单元和电控单元;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设备和顶部敞口且底部设通孔的加热筒,电加热设备设于加热筒外壁侧;电控单元包括供电设备和控制设备且两者电连接,控制设备和电加热设备电连接;第二壳体通孔与加热筒底部通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上述装置应用于茶叶发烟制品的另一种抽吸方式,因无降温元件和过滤嘴,节省成本,操作方便,对环境友好且制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本植物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发烟装置、发烟系统及吸食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发烟制品包括茶烟和加热烟弹;茶烟是由发烟体和过滤嘴两段组成,适用于(明火)点燃抽吸方式,加热烟弹是由发烟体、降温段和过滤嘴三段组成,与电子加热器匹配使用(无明火);茶烟发烟体材料采用茶叶原始材料,加热发烟体材料先将茶叶制成具有特定湿度的茶叶基片,再将茶叶基片卷成棒体,茶烟发烟材料和加热发烟材料的湿度不同,燃烧温度不同,燃烧状态和燃烧原理不同。
其中,加热电子烟的加热方式是采用加热针或加热片对烟弹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大约100℃-400℃,使用时将烟弹插入加热针或加热片上,抽吸结束后拔出烟弹,该方式使烟弹受热不均匀,插入式操作容易损坏加热针且茶叶丝容易焦糊在加热针上,需要频繁的清洁加热针,易损坏加热器,使用和清洁操作繁琐;与上述电子加热器匹配使用的烟弹在抽吸结束后被废弃,其内支撑件/降温元件(硅胶或塑料材料)随之废弃,其材料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材料。
茶叶发烟制品还有待开发更多健康产品和改善抽吸方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发烟装置、发烟系统及吸食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加热设备使用不方便、废弃烟弹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发烟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其设有吸食端和连接端,所述吸食端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连通;
第二壳体,其设有底端和开口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通孔;
所述第一壳体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端至所述底端依次设置加热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设备和顶部敞口且底部开设通孔的加热筒,所述第二壳体的通孔与所述加热筒的底部通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电加热设备设于所述加热筒的外壁侧,所述电加热设备用于对所述加热筒加热以使所述加热筒内的发烟制品受热产生气溶胶;
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供电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和所述电加热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用于调控所述电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控制设备的控制原理和加热设备的加热原理均为加热型发烟制品(无明火)领域常规技术,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例如电子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原理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无需创新。
本发明的创新点包括电加热设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结构和茶叶发烟体的新型吸食方法,其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加热发烟装置的加热原理:在抽吸力作用下空气从上述第二壳体上的通孔流入到加热筒内,加热筒内的发烟体受热产生气溶胶,气溶胶进入第一壳体,从吸食端流出。
本发明加热发烟装置使用方法:将发烟制品(仅一段发烟体,无过滤嘴)放置于加热筒内,打开开关按钮,启动加热至预设温度,从吸食端对发烟制品进行抽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汉方国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汉方国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