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及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6418.X | 申请日: | 2022-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涛;张陇疆;邱智亮;熊子豪;殷建飞;王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G06F12/0817;G06F15/173;H04L61/45;H04L61/4552;H04L61/58;H04L69/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包 数据 重组 精准 请求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硬件可靠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及终端,利用存储数据帧的片内缓存、存储数据存储地址以及信息的索引信息表,在片内存储满时,将数据帧存储到片外缓存;利用片内外缓存与索引信息表的配合实现丢帧检测以及数据帧的精准重传请求,支持对网络中任意两台建立连接的数据进行可靠传输,支持数据包的丢帧检测以及向对端发送重传请求。本发明通过片内片外的联合调度,在大数据的处理上进行性能加速,降低网络处理时延,做到精准重传。本发明对于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以及丢帧后的精准重传请求,并联合片内片外缓存进行大包数据的性能提升,可以很好的解决延时以及其他重传机制带来的性能恶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件可靠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通过硬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需要消耗较多的片内存储器资源去保存数据的传输状态,因此现有硬件实现技术通常采用Go-Bank-N的重传机制,即在检测到丢帧后,将丢帧的的数据包后所有的数据进行重传输,这将会在丢帧时引起严重的性能下降,在1%丢包率时会导致吞吐量接近于0。
现有的硬件支持可靠传输机制不支持网络数据包的乱序重组。由于网络中数据包经过的路径和节点以及转发单元的影响,网络中的数据到达时很有可能出现乱序,现有的一些技术是对乱序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这将会进一步导致性能和延时的恶化。由于受限于硬件资源,仅支持一千多个左右的连接。
同时,现有的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仅通过定时器和确认应答机制的配合来检测数据包丢失,在网络中不够灵活,并且由于定时器存在的时延,在丢包时会进一步增大网络的时延,而基于硬件的可靠传输一般面向时间敏感网络。
另外,现有的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受片内存储器资源限制,在检测到丢帧时采用Go-Bank-N的重传机制,这在丢帧时会引起严重的性能下降。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不支持网络数据包的乱序重组。收到网络路径和网络节点转发单元的影响,网络数据有可能乱序到达,但是应用是循序使用数据的,因此必须在硬件上进行乱序包重组。现有的一些机制是对乱序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输,这会导致性能和延迟的恶化。现有的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受限制与硬件资源,仅能支持一千个左右的连接。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以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硬件支持可靠传输机制不支持网络数据包的乱序重组,仅通过定时器和确认应答机制的配合来检测数据包丢失,在网络中不够灵活。
(2)由于定时器存在的时延,现有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在丢包时会进一步增大网络的时延,而基于硬件的可靠传输一般面向时间敏感网络。
(3)现有的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受片内存储器资源限制,在检测到丢帧时采用Go-Bank-N的重传机制,这在丢帧时会引起严重的性能下降。
(4)现有的机制是对乱序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输,会导致性能和延迟的恶化;现有硬件保障可靠传输机制受限制与硬件资源,仅能支持一千个左右的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硬件保障的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所述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包括:利用存储数据帧的片内缓存、存储数据存储地址以及信息的索引信息表,在片内存储满时,将数据帧存储到片外缓存;利用片内外缓存与索引信息表的配合实现丢帧检测以及数据帧的精准重传请求,支持对网络中任意两台建立连接的数据进行可靠传输,支持数据包的丢帧检测以及向对端发送重传请求。
进一步,所述大包数据的乱序重组及精准重传请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