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030.X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天林;裴英豪;施立发;程国庆;杜军;徐文祥;占云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28 | 分类号: | B05D1/28;B05D7/14;B05D1/38;B05C1/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硅钢 环保 涂层 厚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稀释液,稀释液是由无铬环保涂料和脱盐水配制而成;S2、在硅钢基板上涂覆稀释液;S3、烘干固化,在硅钢基板上形成无铬环保涂层;其中,在步骤S1中,无铬环保涂料固含量为35±3%。本发明的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通过固含量控制、涂覆工艺控制,结合固化工艺,可以实现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厚度的有效控制,将涂层厚度控制在0.5‑1.5μm范围内,层间电阻控制在≥3Ω·cm2,满足下游客户对涂层厚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钢涂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新能源汽车、出口型高效压缩机、中小型电机等领域用硅钢,都在逐步采用无铬环保涂层。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升,无铬环保涂层将逐步替代含铬涂层;且2019年环保涂层国家标准正式制定并将实施,加快了推进国内硅钢无铬涂层发展。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的无铬环保涂层以C5涂层为主流,涂层厚度在0.5~1.5μm,典型值0.9±0.2μm,层间电阻≥3Ω×cm2。国内典型硅钢制造企业如宝武、首钢、太钢针对C5无铬薄涂层,陆续开展过国内外多家涂料的工业化试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在新能源汽车、压缩机领域推广应用。
国内外无铬C5环保涂层种类繁多,不同成分的涂层固含量不同,从20-45%不等,固含量与涂层厚度息息相关,另外涂层厚度与涂覆工艺也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专利主要规定涂料组分和固化工艺,没有说明涂覆工艺。如公开号为CN10243305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用无铬绝缘涂层涂料通过金属磷酸二氢盐100份,环氧树脂10-60份,环烷酸盐或金属异辛酸盐催干剂0.001-10份,有机溶剂0.001-100份,纯水60-2000份,生产出一种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腐蚀性、附着性、焊接性、可制造性的环保涂层;公开号为CN11088557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无取向硅钢涂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磷酸盐、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和硼酸,生产出一种具有较好耐腐蚀性、光泽度、硬度和较低烘干温度的涂层。但这些发明专利对无铬环保涂层涂覆工艺、烘干固化工艺和厚度控制方法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目的是实现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厚度的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无取向硅钢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提供稀释液,稀释液是由无铬环保涂料和脱盐水配制而成;
S2、在硅钢基板上涂覆稀释液;
S3、烘干固化,在硅钢基板上形成无铬环保涂层;
其中,在步骤S1中,无铬环保涂料固含量为35±3%。
所述无铬环保涂层层间电阻≥3Ω·cm2。
所述无铬环保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5-1.5μm。
所述无铬环保涂料和所述脱盐水的体积比为1:0.5~0.8。
所述稀释液固含量控制在18-25%。
所述硅钢基板的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0.05-0.30μm范围内。
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六辊涂机,六辊涂机的粘料辊与涂覆辊压力控制在0.3-0.8MPa范围。
所述步骤S2中,采用六辊涂机,六辊涂机的涂覆辊与取液辊速比控制在0.6-1.0。
所述步骤S3中,烘干固化时的温度控制在450-520℃,时间控制在20-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