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筒上废弃极片的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5874.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8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88 | 分类号: | B65H23/188;B65H16/06;B65H19/28;B65H75/18;B65H19/30;B65H18/02;B65H18/10;B65H18/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废弃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卷筒上废弃极片的去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收卷有废弃极片的卷筒架设在机架上;将废弃极片展开,依次穿过与卷筒平行布置的第一过辊、张力浮动辊、第二过辊;将展开的废弃极片头部用胶带粘贴在处于啮合状态的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上;将废弃极片收卷成倒纺锤型的卷料;将卷料从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上脱离下来;卷料落至底板上;将卷料压缩成紧实卷块;紧实卷块落入壳体底部设置的转运小车中;运走紧实卷块。本发明能够快速地将卷筒上的废弃极片去除,并将废弃极片进行压缩成标准尺寸的整块物料,便于废弃极片的运输和回收,节省大量人力;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不会产生粉尘和金属屑,满足锂电池生产车间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卷筒上废弃极片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电行业中,极片制作是将正、负极浆料涂覆在连续运行的箔材表面,经过烘干后,用卷筒收卷成极卷,再经过辊压、分切、极耳成型工艺,进入最后的装配环节。上述工序中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合格的极片,尤其在设备调试、首件制作等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一定数量的不合格极片。而卷筒作为重复使用的工装,通常需要将紧密缠绕在卷筒上的不合格极片去除后,卷筒方可重复使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手动方式去除极卷上的废弃极片。如图1 所示,图中a为卷筒,b为废弃极片,c为小刀,操作人工手持小刀切割极片,由于缠绕在卷筒上的极片有几十层至几百层,甚至几千层,而每次切割却只能切断十多层,因此需要连续多次切割,整个切割过程耗费大量人力,不仅切割效率低,而且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和金属屑,污染车间环境,危害员工健康,同时切割下来的废料杂乱占地面积大,不容易收集和运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卷筒上废弃极片的去除方法,能够快速地去除卷筒上的废弃极片,并将废弃极片进行压缩回收,整个操作过程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而且不会产生粉尘和金属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卷筒上废弃极片的去除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收卷有废弃极片的卷筒架设在机架上;
步骤2),将废弃极片展开,依次穿过与卷筒平行布置的第一过辊、张力浮动辊、第二过辊;
步骤3),启动固定在机架两侧、且相对布置的两个离合气缸,使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相向而行至相互啮合,关闭两个离合气缸;将展开的废弃极片头部用胶带粘贴在处于啮合状态的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上;
步骤4),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连续转动,驱动齿轮带动处于啮合状态的卷曲主动筒、卷曲被动筒,以及对应的离合气缸活塞杆共同连续转动,将废弃极片收卷成倒纺锤型的卷料,待废弃极片收卷结束后,关闭驱动电机;
步骤5),再次启动两个离合气缸,使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相背而行至卷料从卷曲主动筒和卷曲被动筒上脱离下来,关闭两个离合气缸;
步骤6),卷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压缩机构的斜坡后,滑至壳体内的底板上,底板在卷料重力下压和塞入的支撑块向上支撑的共同作用下,绕着转轴翻转成水平布置状态;
步骤7),下压板在下压气缸推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对卷料进行上下压紧,平压板在平压气缸推动下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对卷料进行水平压紧,从而将卷料压缩成紧实卷块;下压板在下压气缸活塞杆缩回带动下,上移至壳体上方,平压板在平压气缸活塞杆缩回带动下,水平移至壳体边缘;
步骤8),从壳体上抽出支撑块,底板在紧实卷块重力作用下,绕着转轴翻转成竖直布置状态;紧实卷块落入壳体底部设置的转运小车中;
步骤9),将转运小车从壳体上的转运洞口拉出,运走紧实卷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5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