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生滇橄原汁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4933.4 | 申请日: | 202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欧学兰;赵国祥;杨志明;王宋林;李先平;罗恒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双江福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姚海 |
| 地址: | 677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 原汁 | ||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滇橄原汁,涉及植物饮品技术领域,本发明野生滇橄原汁,包括野生滇橄榄原汁和中药包,中药包包括甘草和罗汉果甜昔,野生滇橄原汁,按重量克数计,包括滇橄榄原汁995g,罗汉果甜昔4g和甘草1g。本发明野生滇橄榄原汁中含有12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16种微量元素、解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含有耐热、高稳定的维生素C,通过将野生滇橄榄原汁与中药包混合在一起制作成独特的药食同源,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有机食品,通过中药包提高本发明中的原汁的营养价值,方便更多的人群选择,通过口感进行调整,适应更多的人群,方便人们吸收野生滇橄榄中的物质,提高野生滇橄榄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野生滇橄原汁。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云南余甘子,是大戟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余甘子的果实,植物春季开花,花小,单生黄色,雌雄同株,果实肉质,扁球形,熟时呈金黄色,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常见,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滇橄榄果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除了含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外,更为重要的是它Vc含量高,且由于黄酮和单宁类物质的保护,滇橄榄经加工后其Vc的留存率仍高达72%,远远高于其它果蔬,果实入药,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现代研究,滇橄榄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防衰老等作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滇橄榄的加工应用方式也不同,包括制作饮品;
目前的滇橄榄汁在饮料加工中成分不一,其口感及有益成分的含量有待增强,并且目前的滇橄榄汁加工效率有待提高,对于添加成分的处理效果有待加强;为此,我们提出野生滇橄原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滇橄榄(余甘子)是1977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进种植的三中保健植物之一,云南省是我国野生滇橄榄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省份,目前成片的滇橄榄林有60-70万亩,适合生长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如此巨大的资源只有少数被利用,更没有深层次的加工开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社会上亚健康人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蔬菜、水果、各种食物、饮料、肉类和禽蛋类,无不添加防腐剂、保鲜剂、催熟剂和染色剂等,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儿童性早熟等等,严重威胁国人的生命安全,尽快研制无添加的滇橄榄产品已迫在眉睫,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野生滇橄原汁,包括野生滇橄榄原汁和中药包。
优选的,所述中药包包括甘草和罗汉果甜昔。
优选的,所述野生滇橄原汁,按重量克数计,包括滇橄榄原汁995g,罗汉果甜昔4g和甘草1g。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野生滇橄榄原汁中含有12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16种微量元素、解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含有耐热、高稳定的维生素C,通过将野生滇橄榄原汁与中药包混合在一起制作成独特的药食同源,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有机食品,通过中药包提高本发明中的原汁的营养价值,方便更多的人群选择,通过口感进行调整,适应更多的人群,方便人们吸收野生滇橄榄中的物质,提高野生滇橄榄的利用价值,避免野生滇橄榄浪费的情况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发明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野生滇橄原汁,包括野生滇橄榄原汁和中药包;
其中,中药包包括甘草和罗汉果甜昔。
其中,野生滇橄原汁,按重量克数计,以1kg计,包括滇橄榄原汁995g,罗汉果甜昔4g和甘草1g。
野生滇橄原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双江福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双江福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4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