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3796.2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谌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秋生 |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负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采用的电网负载控制器的热膨胀囊(302)能够很好的将由负载控制器主体(2)内部电子元器件通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热传导至热膨胀囊(302)的内部,随着高位能量的不断聚集,热膨胀囊(302)的体积不仅会逐渐增大,其内部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强;
(2):热膨胀囊(302)体积在增大的过程中,将会推动外置杠杆套(306)以固定式转接架(307)为转接点转动,又由于内置杠杆(305)在受力的情况下会在外置杠杆套(306)的内部进行相应的伸缩运动,同时内置杠杆(305)与活塞杆(304)之间还能够发生转动,利用杠杆原理,进而能够通过活塞杆(304)推动活塞压缩高压罐(303)内的空气流;
(3):当高压罐(303)内部压力升至阀值时,第一集流管(4)上的单向阀将会自动开启,被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流将会通过第一集流管(4)和第一桥式连接管(5)进入到外保温转换盒(801)内,且在与吸热板(802)进行热能的传导后经第二桥式连接管(7)流入膨胀阀(805),经膨胀阀(805)后通过第三桥式连接管(804)进入到散热翅片(11)所处的密闭空间内,由于散热翅片(11)处的压力骤然降低,因此液态的空气流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对负载控制器主体(2)的底部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
(4):液态的空气流在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将会通过回流管道(901)进入到分流体(902)内,进入到分流体(902)内的空气流将会先作用在风轮上,最后通过排放管释放到外界,空气流在流经风轮的过程中,配合上风轮结构的特殊性,进而能够带动螺旋叶片(904)发生转动,起到混流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采用一种电网负载控制器,该装置包括安装架(1)以及安装架(1)顶部设置的负载控制器主体(2),所述负载控制器主体(2)的顶部卡设有蓄能组件(3),并且负载控制器主体(2)顶部对应蓄能组件(3)的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热转化组件(8),所述负载控制器主体(2)上还设置有回流组件(9),所述回流组件(9)与热转化组件(8)之间还设置有散热翅片(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组件(3)包括外保温防护罩(301),所述外保温防护罩(30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热膨胀囊(302),并且外保温防护罩(301)内侧顶部对应热膨胀囊(302)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高压罐(303),所述高压罐(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04),所述活塞杆(304)滑动连接在高压罐(303)的侧端面上,所述活塞杆(304)远离活塞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内置杠杆(305),所述内置杠杆(305)的表面套接有外置杠杆套(306),所述外置杠杆套(306)的表面通过固定式转接架(307)转动连接在外保温防护罩(301)内侧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的内侧壁上,并且安装架(1)上对应散热翅片(11)的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起密封作用的多个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的侧端面通过第四桥式连接管(806)与膨胀阀(805)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805)的输入口通过第三桥式连接管(804)与外保温转换盒(801)的后侧端面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9)包括回流管道(901),所述回流管道(901)的一端卡接在安装架(1)前侧端面对应散热翅片(11)的位置处,所述回流管道(901)的另一端卡接在负载控制器主体(2)侧端面上并延伸至内部与分流体(902)相近的一面连通,所述分流体(902)的侧端面固定连接在负载控制器主体(2)的内侧壁上,所述分流体(902)远离回流管道(901)的一面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分流式转接筒(903),所述分流式转接筒(903)表面对应分流体(902)内部的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风轮,所述分流式转接筒(903)的端面卡接有螺旋叶片(904),所述分流体(902)的后侧壁上还连通有排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秋生,未经谌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7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网负载控制器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