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03711.0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9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坤;梁水金;黄大燕;陆机海;罗跃;叶军锋;梁智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今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2;H01F27/34;H01F27/36;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7 | 代理人: | 姚燕春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全封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包括磁芯(11)及绕设于磁芯(11)上的漆包线(12),所述漆包线(12)的两端与所述磁芯(11)的底端和顶端固定,所述磁芯(11)的底端和顶端均覆盖有UV胶层,所述UV胶层包括胶水及磁粉,其中,
所述磁粉为铁硅铝磁粉,所述磁粉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硅9.2-9.7%,
铝5.2-5.6%,
其余为铁;
所述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背膜机(2)的背膜带(211)上点入混有磁粉的UV胶,所述背膜机(2)包括膜带传输机构(21)、第一点胶机构(22)、工件上料机构(23)、第二点胶机构(24)及紫外固化机构(25),所述第一点胶机构(22)、工件上料机构(23)及第二点胶机构(24)沿所述膜带传输机构(21)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膜带传输机构(21)包括背膜带(211)、膜带导向轮(213)及膜带输送电机(214),所述背膜带(211)设置有型槽(2111),所述第一点胶机构(22)对所述背膜带(211)的型槽(2111)点入UV胶,所述工件上料机构(23)用于将缠绕有漆包线(12)的磁芯(11)放置到所述背膜带(211)的型槽(2111)中并压平,所述第二点胶机对置于所述背膜带(211)的型槽(2111)中的磁芯(11)顶部点胶,所述紫外固化机构(25)对磁芯(11)两端的UV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固化形成UV胶层;
将缠绕有漆包线(12)的磁芯(11)放置到涂有UV胶的背膜带(211)上并压平;
再通过背膜机(2)对磁芯(11)的顶部点上UV胶;
通过紫外固化机构(25)对磁芯(11)两端的UV胶进行固化以形成UV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的含氧量小于等于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1)底端和顶端的UV胶层的胶水与磁粉的比例不同,所述磁芯(11)底端的UV胶层的胶水与磁粉比例为1:5,所述磁芯(11)顶端的UV胶层的胶水与磁粉比例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有漆包线(12)的磁芯(11)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字型磁芯(11)中柱绕上多层漆包线(12);
剪切漆包线(12)的两端以使漆包线(12)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磁芯(11)两端的电极上;
所述漆包线(12)的两端分别与磁芯(11)两端的电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机构(22)及第二点胶机构(24)均包括点胶料筒(2411)及点胶针嘴(2412),所述点胶料筒(2411)处设有控制出量组件,所述控制出量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点胶料筒(2411)内的压板,所述压板的周边与所述点胶料筒(2411)的内壁相贴且两者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控制出量组件还包括移动板(2413)及连接压板与移动板(2413)的连杆(2414),所述移动板(2413)与所述点胶料筒(2411)之间设有出料气缸(2415),通过所述出料气缸(2415)带动所述移动板(2413)以联动所述点胶料筒(2411)内的压板,以对所述点胶料筒(2411)内的UV胶进行挤压出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的全封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带(211)位于所述工件上料机构(23)的工位处设有膜带微调机构(27),所述膜带微调机构(27)包括调节轮(271)及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轮(271)转动的调节电机(272),所述调节轮(271)与所述背膜带(211)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今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今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7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