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场景中的低代码应用生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3408.0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宇;侯力新;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38;G06F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陈超德;吴昊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场景 中的 代码 应用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场景中的低代码应用生成系统及方法,包括:应用生成模块、解析引擎和云服务器;所述应用生成模块,用于从预设的组件库中为目标业务流配置对应的目标组件,基于预设的页面逻辑并按照组件‑页面‑应用三层结构生成目标应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实现各个应用间或应用内的数据交互、业务信息传递API、以及在线部署应用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细粒度、可扩展的的前端交互组件和云端API服务组件,该组件具有内嵌业务触发特性;针对不同业务执行需求、人机交互需求,可灵活配置不同组件与组件、应用与应用间的业务流低代码配置,实现端到端工业智能业务的低成本、灵活、可扩展地应用高效开发及部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维与故障诊断场景下的低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面向工业智能应用的低代码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各种产业都开始与互联网拥抱,原有的开发模式以及协作模式(例如开发人员与产业技术人员的割裂)已经无法提供最有效率的服务。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及外部管理。然而,落后的软件开发生产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开发业务需求。低代码技术在这样的IT缺口中应运而生,Low-code低代码,是指通过图形化拖拽、参数配置等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开发工作。目前,面向工业领域应用的低代码开发的技术少有研究,大部分是研究基础流程应用的低代码开发,这些基础流程应用表现为表单类,表单驱动仅仅是对数据的存储与读取,是一种SaaS模式,专注于Form-driven表单驱动技术解决方案,按照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而低代码技术能够实现软件开发提效降本,大幅提高企业的交付能力。相较于传统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具有开发、协作、多端部署三方面效率优势。在成本方面,低代码开发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和多环境部署成本。
云计算技术的成熟、移动化的趋势等,为低代码提供了技术基础。“低代码+云”的想象力将无限放大,如果能形成“互联、共生的生态”,它有可能会打破当前应用与应用,企业与企业,开发者与开发者之间的孤岛,大大提高代码复用率,进而引发一次效率的飞跃。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云计算可提供基础技术支撑,辅助企业建立数据中台。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成熟让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企业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比例达到66.1%,较2018年增长7.5%。在这个过程中,低代码能通过公有云产品或私有化部署赋能业务部门,以其丰富的模板和插件帮助企业快速搭建数据中台,打通各系统数据,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对于工业领域的低代码开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业务流的繁杂,二是数据的繁多及复用。第一,每个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流程规则,软件就是需要对业务流进行模拟,在应用中实现实际的业务流的传递,然后可视化生产并直观的监测数据预测故障,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开发的软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与灵活性。第二,对于工业领域而言,由于每个企业从事的业务方向不同,因而都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软件应用时,通用型的软件很难满足每个工业企业的需求,而不同软件之间又无法融合,这反而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信息化负担,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低代码平台的中台优势在此处就显得格外重要,或者更确切地说,低代码平台充当了一个数字中台的角色,即把各种数据沉淀到中台,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形成统一数据,再供各系统调用。这样,就打破了信息孤岛的局面,把企业的各系统统一互联,真正使信息化落地应用,发挥最大价值。
现有低代码平台解决技术方案大都是表单驱动,通过表单数据定义业务,建立多张表单,利用简单流程串联表单,定义报表输出方式,由于工业场景下,业务流的触发、实时触发级业务等功能是核心,无法自定义复杂的业务流导致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且前端视图展示仅仅局限为表单,大多数工业场景应用是图表等,而一般只有故障维修场景表单才应用较多,故应用开发场景局限性强,即使有突破表单驱动走向引擎驱动的趋势,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对数据的处理,忽视了业务流的重要性,此外,工业运维场景下,涉及到多用户应用时,需要应用间的通信,来鉴别用户权限,一般的表单驱动解决方案无法产出灵活度高的代码群、支持广泛场景的复杂应用开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