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负极材料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3071.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俞梦孙;叶伦良;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巴库斯超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69/14;B65G69/12;B65G45/18;B65G47/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耿辉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负极 材料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负极材料生产装置,涉及负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和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固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安装架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端连通有粉碎管,粉碎管的外表面连通有进料斗,粉碎管的内壁固装有隔板,粉碎管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辊,驱动辊的外表面固装有粉碎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架、支撑板、进料管、粉碎管、进料斗、隔板、驱动电机、驱动辊和粉碎板,能够在生产前对负极原材料进行粉碎研磨,通过设置调速电机、电机轴、辅助轴和输送带,能够对经过处理的负极材料进行输送,通过设置筛分组件,能够对经过粉碎研磨后的负极材料进行筛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负极材料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负极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负极材料也逐步向着节能环保的方面发展,而负极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道加工工序,这就需要使用到负极材料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负极材料生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负极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连通有粉碎管,所述粉碎管的外表面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管的内壁固装有隔板,所述粉碎管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表面固装有粉碎板。
为了对经过处理的负极材料进行输送,本发明改进有,还包括调速电机、电机轴、辅助轴和输送带,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固装有一号电机盒,所述调速电机通过一号电机盒安装在安装架的外表面,所述电机轴和辅助轴均贯穿设置在安装架的内部,所述输送带套设在电机轴和辅助轴的外部。
为了方便对经过粉碎研磨后的负极材料进行筛分,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安装架的内壁设置有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组合块、弹力框、筛分网、一号电动伸缩杆和驱动块,所述组合块分别固装在安装架内壁的两侧,所述组合块的内壁贯穿设置有一号转轴,所述弹力框通过一号转轴铰接在组合块的外表面,所述筛分网固装在弹力框的内壁,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固装有二号电机盒,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通过二号电机盒安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所述驱动块安装在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块的底端通过一号转轴与弹力框的顶端铰接。
为了降低驱动辊和隔板连接处的摩擦力,本发明改进有,所述驱动辊的外表面套设有一号轴承,所述驱动辊通过一号轴承与隔板转动连接。
为了降低电机轴、辅助轴和安装架连接处的摩擦力,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电机轴和辅助轴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二号轴承,所述电机轴和辅助轴均通过二号轴承与安装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安装在调速电机的输出端。
为了方便带动弹力框进行抖动,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弹力框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号铰接槽,所述驱动块的外表面与一号铰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为了方便清洁落灰板和输送带,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除灰组件,所述除灰组件包括限位条、挡板、收集盒、限位槽、落灰板、伺服电机、动力轴、受力轴、清洁辊、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限位条分别固装在安装架内壁的两侧,所述挡板和落灰板的两端分别固装在安装架内壁的两侧,所述限位槽分别开设在收集盒外表面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固装有三号电机盒,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三号电机盒安装在安装架的侧壁,所述动力轴和受力轴均贯穿设置在安装架的内部,所述清洁辊分别套设在动力轴和受力轴的外表面,所述一号皮带轮套设在动力轴的外部,所述二号皮带轮套设在受力轴的外部,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一号皮带轮和二号皮带轮的外部。
为了方便对筛分下来的负极材料进行清扫收集,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收集盒的外表面与安装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条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收集盒的外表面固装有拉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巴库斯超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巴库斯超导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