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477.X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二巧;翟成森;唐佑辉;许鹏;王骞颍;刘斌;王超;商建伟;曹新国;董诚;王丽;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64 | 分类号: | G06V20/64;G06V10/26;G06V10/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实景 模型 漂浮 自动 定位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解析获取的倾斜实景模型,生成点云数据;确定有限可变的圆柱体邻域对点云数据处理,通过圆柱体邻域外层的种子点进行快速区域生长,将点云数据分割为多个聚类体;根据设定的漂浮物评价指标特征对聚类体进行筛选,获得符合漂浮物特征的聚类体;根据筛选后获得的聚类体,提取聚类体的几何重心用于标记漂浮物的位置,实现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通过有限可变的圆柱体邻域进行点云聚类,避免漂浮物与地形、地物表面距离过近时造成漂浮物漏检的情况,并利用邻域外围的种子点进行生长可减少邻近点的重复搜索,提高聚类效率,提高了模型漂浮物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三维实体模型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二维世界是一个平面的世界,只有长和宽,而三维世界是一个立体的世界,拥有长、宽和高,以三维的形式来描述世界。过去受制于技术、手段、存储和运算能力的限制,大多只能基于二维平面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达。随着高时空分辨率测绘卫星、倾斜摄影、激光雷达测量和移动测量等“空天地”立体数据采集技术,以及5G网络、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三维手段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和管理已经具备充分条件。
三维实体数据作为实景三维建设的重要组成数据之一,在城乡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数据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测效率,目前大量的三维实体数据对可视化质检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关于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相关从业人员的关注和研究。
发明人发现,三维模型检测存在如下不足:以往针对三维实体模型中存在漂浮物的问题,多利用软件对模型进行展示,然后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从中发现并定位漂浮物位置,实际上就是通过人工筛选,效率低下,当三维实体数据海量时,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部分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高甚至错误的问题,停留在研究阶段,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解析获取的倾斜实景模型,生成点云数据;
确定有限可变的圆柱体邻域对点云数据处理,通过圆柱体邻域外层的种子点进行快速区域生长,将点云数据分割为多个聚类体;
根据设定的漂浮物评价指标特征对聚类体进行筛选,获得符合漂浮物特征的聚类体;
根据筛选后获得的聚类体,提取聚类体的几何重心用于标记漂浮物的位置,实现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倾斜实景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系统,包括:
点云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解析获取的倾斜实景模型,生成点云数据;
聚类体分割模块:被配置为用于确定有限可变的圆柱体邻域对点云数据处理,通过圆柱体邻域外层的种子点进行快速区域生长,将点云数据分割为多个聚类体;
漂浮物识别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根据设定的漂浮物评价指标特征对聚类体进行筛选,获得符合漂浮物特征的聚类体;
漂浮物定位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根据筛选后获得的聚类体,提取聚类体的几何重心用于标记漂浮物的位置,实现模型漂浮物自动定位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未经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