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单粒子翻转的低功耗SRAM存储单元电路及存储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01952.1 | 申请日: | 202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秦家军;常泽光;赵雷;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1C11/412 | 分类号: | G11C11/412;G11C11/4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翻转 功耗 sram 存储 单元 电路 存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低功耗SRAM存储单元电路及存储器,电路包括:其中,七个NMOS管和四个P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组成施密特触发器;第四PMOS管和第四NMOS管组成一个反相器;施密特触发器输出端连到反向器输入端,反向器输出端连到施密特触发器输入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的第三PMOS管MP3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管管的源极连到反向器输出端。这种存储单元电路使得作为第一存储节点Q的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二存储节点Qb的第四PMOS管的漏极为互锁的节点,提升了对抗单粒子翻转的性能,且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功耗较低,也便于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RAM存储单元电路及SRAM存储器。
背景技术
随着CMOS晶体管的尺寸来到亚微米量级,高能粒子撞击高速运行的静态随机存储器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的存储单元敏感节点时,高能粒子的能量将会沿着其穿过的路径沉积在半导体材料中,并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漂移作用下被有效的收集到敏感节点处,造成电荷的积累,产生瞬态电压脉冲。当粒子的能量足够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足够多时,SRAM中存储单元的逻辑值将被翻转,称为单离子翻转(single event upset SEU)。尽管SEU是一种非破坏性事件,并且有很多错误检测和校正方法,但是SEU概率的增加依旧可能对使用大规模SRAM的设备带来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SRAM单元为传统6管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 SRAM 6管存储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这种SRAM 6管单元结构不仅写功耗高,并且较容易发生单粒子翻转,即SEU。为了提高SRAM抗单粒子翻转性能,传统的加固方法包括DICE电路、三模冗余电路等,但这些加固措施的共同缺点是电路逻辑结构复杂,虽然可以减少收集电荷对其的影响,但会增加其功耗。因此,对于如何提升SRAM存储单元的本身的抗辐照能力且又可以降低其功耗,是一件很有必要,又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低功耗SRAM存储单元电路及存储器,能在提高单粒子翻转性能前提下,降低其功耗,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低功耗SRAM存储单元电路,包括:
七个NMOS管和四个PMOS管;其中,
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第七NMOS管MN7的源极和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电性连接;
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第三PMOS管MP3的源极和第七NMOS管 MN7的漏极电性连接;
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第二NMOS管MN2的源极和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电性连接;
第一PMOS管MP1的漏极、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和第三PMOS管MP3的漏极电性连接;
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第三 PMOS管MP3的栅极、第四NMOS管MN4的栅极、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和第六NMOS管 MN6的源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与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均与字线WL电性连接;
所述第七NMOS管MN7的栅极与写控制线CL电性连接;
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漏极与位线第二位线BLB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高散热石墨烯孔板
- 下一篇:虚拟机逃逸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