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结构制造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1582.1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通茂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40;B24B47/10;B24B49/10;B24B55/06;B24B55/12;B24B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结构 制造 打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结构制造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金属弯管,所述金属弯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打磨壳体,所述打磨壳体外部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打磨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拉动环,所述打磨壳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打磨环,所述打磨环靠近打磨壳体中心的一侧固定有打磨弹簧,所述打磨环内部固定有随动磁铁,所述打磨弹簧远离打磨环的一端固定有通电磁铁,所述通电磁铁与打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壳体内部固定有固定架;通过设置多个之间与弯管内径相等的打磨壳体,随后通过连接绳与拉动环往复的拉动打磨壳体使其在弯管内部滑动,而在滑动的过程中便可通过打磨环对弯管的内壁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结构制造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件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其表面都会残留有大量的毛刺,这些毛刺往往需要通过打磨的方式去除,对于一些形状规格较为规整的金属件打磨起来是十分方便的。
在金属管道生产的过程中,其内壁上往往也会残留有毛刺,这些毛刺若不去除则在管道输送物质时,极易将毛刺冲刷下来从而对输送的物质造成污染,传统的直管其内壁往往易于打磨,但是对于弯管,特别是其内壁的弯角处往往难以打磨;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结构制造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结构制造用打磨装置,包括金属弯管,所述金属弯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打磨壳体,所述打磨壳体外部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打磨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拉动环,所述打磨壳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打磨环,所述打磨环靠近打磨壳体中心的一侧固定有打磨弹簧;工作时,在使用时根据金属弯管内径的大小挑选合适的打磨壳体,随后将拉动环自金属弯管内贯穿出,并且在此过程中,连接绳与打磨壳体会被同步放入到金属弯管的内部,随后员工手持两个拉动环,并往复拉动拉动环,拉动环被拉动后便可以带动连接绳运动,连接绳运动从而拉动打磨壳体运动,而打磨壳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便会带动打磨环对金属弯管的内壁进行打磨,如此便达到了可对弯管内部进行打磨的效果,有效的去除弯管内部弯角处难以打磨到的毛刺,提高了弯管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打磨环内部固定有随动磁铁,所述打磨弹簧远离打磨环的一端固定有通电磁铁,所述通电磁铁与打磨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在打磨的过程中,员工可以根据打磨的需求调节通电磁铁的电力大小,进而调节通电磁铁对随动磁铁施加的斥力,当这个斥力增大时随动磁铁受到的力增大,从而其会拉伸打磨弹簧使其形变后带动打磨环运动,如此便可调节打磨环对于金属弯管内壁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而达到了可调节式的打磨效果。
优选的,所述打磨壳体内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滑动连接有往复塞,所述往复塞与连接绳固定连接,所述往复塞与固定架之间固定有多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架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导流孔;工作时,在员工拉动连接绳的过程中,连接绳在受力后会首先带动往复塞在固定架内滑动,往复塞在滑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复位弹簧使其形变,而在往复拉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会在某一时刻不受力从而复位,复位弹簧复位会推动往复塞复位,从而在往复塞的内部便会产生一个负压,这个负压通过导流孔作用在金属弯管的内部,从而对金属弯管内部产生的废料施加一个吸力,进而将这些废料吸附到往复塞的内部,从而达到了在打磨过程中可集中收集废料集中处理的效果,防止废料逸出被工人吸入影响身体健康。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内部固定有过滤塞,所述过滤塞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呈漏斗状,所述弹性膜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滤孔;工作时,在废料通过气流进入到往复塞内部的过程中,气流会首先流经过滤塞,随后气流会对弹性膜施加一个推力,这个推力会使得弹性膜受力张开,从而使得气流与废料得以顺利的进入到往复塞的内部,而在排气的过程中,弹性膜反向受力从而逐渐的收缩,直至闭合,这时废料便会被过滤孔所遮挡,而气流则会通过过滤孔逸出,如此便可有效的防止废料在被集中收集后二次逸出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对于废料集中收集处理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通茂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通茂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