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1281.9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余艳平;郑泽源;周婷;李俊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H01L33/50;H01L27/15;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臧静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发光 元件 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彩色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包括发光器件层以及色彩转换膜层,发光器件层出射第一光,色彩转换膜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出光面一侧,色彩转换膜层包括阻隔部、色转换单元和消减单元,色转换单元及消减单元在色彩转换膜层内呈阵列分布且由阻隔部间隔设置,发光器件层出射的第一光经由色转换单元出射第二光和第三光,发光器件层出射的第一光在消减单元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上的光通量比为3:5~7:10。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少漏光问题、避免光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色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相较于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技术,Micro-LED具有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功耗更低的优点。
目前,为了实现Micro-LED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通常使用一种以单基色光LED为发光源的彩色发光元件,并在单基色光LED的出光侧设置色彩转换膜层,色彩转换膜层内设有其它色彩的有色量子点,有色量子点在单基色光LED的照射激发下能够分别产生上述单基色以外的基色光,无量子点区域单基色光LED出射的光线直接透过,从而实现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
然而,单基色光LED出射的光线会有部分透过量子点区域从色彩转换膜层射出的现象,导致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色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漏光问题、避免光损失。
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彩色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器件层,出射第一光;色彩转换膜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出光面一侧,色彩转换膜层包括阻隔部、色转换单元和消减单元,色转换单元及消减单元在色彩转换膜层内呈阵列分布且由阻隔部间隔设置,发光器件层出射的第一光经由色转换单元出射第二光和第三光,发光器件层出射的第一光在消减单元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上的光通量比为3:5~7:1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消减单元包括遮挡部以及第一开口,发光器件层出射的第一光由第一开口射出;第一开口与遮挡部的面积比为3:5~7:1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遮挡部与阻隔部的厚度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开口为多个,多个第一开口在消减单元内由遮挡部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开口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圆形、圆环形、矩形以及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第一开口在消减单元内呈阵列分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色转换单元包括第一色转换单元以及第二色转换单元,第一色转换单元内至少包括能被第一光激发而产生第二光的量子点,第二色转换单元内至少包括能被第一光激发而产生第三光的量子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发光器件层还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每个像素开口设置有发光结构;色转换单元以及消减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覆盖像素开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色彩转换膜层还包括平坦化部,平坦化部填充于色转换单元和消减单元之间;和/或,平坦化部填充于第一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掘机用电缆夹板
- 下一篇:一种气罐定量快灌机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