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热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00222.X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张文龙;刘畅;王献;谢毅强;李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K9/02;A61K9/00;A61P29/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热 中药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退热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热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退热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麻黄0.5‑5份,薄荷1‑5份,柴胡1‑5份,青蒿1‑5份,金银花1‑5份,荆芥1‑3份,虎杖1‑3份,冰片0.1‑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退热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所述的退热中药复方制备的栓剂。本发明所述的退热中药复方,主要选择辛凉苦寒的药材,具有解表、疏散风热之效。配合薄荷等轻宣之品,以柴胡升提药效。全方苦寒较多,又少佐以麻黄、荆芥制约以防过于苦寒,又得二者解表之效加强药效。同时冰片具有透皮的作用,加速药物吸收、加速青蒿等入血分、防治斑疹、热盛动风、热伤营血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退热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热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 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高热或超高热应该及时进行降温处理, 否则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损害,出现抽搐、昏迷、休克、急 性肾衰竭等威胁生命的状态。无论任何时候的出现发热症状,都应及时就 医查明原因,并且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退热。从西医来说目前现有的退热 药其主流都以口服为主,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兼有注射药和外有贴敷等。口服药存在其不良气味的影响及药物对胃黏膜具有刺激作用,且存在不同 程度的肝脏首过效应,服用西药出汗多,易虚脱等问题。而注射剂则存在 一定的使用风险和患者抗拒等临床问题。从中医来看,以传统口服中医的 方剂或中成药为主,也医院临床使用煎剂直肠滴注治疗。从口服中药煎剂 或中成药来看,存在难以矫味矫色的问题且都需要经过胃肠吸收,也存在 如上述西药对于胃肠道黏膜刺激等方面的问题。而直肠滴注给药操作复杂 且患者比较抗拒。因此,研发使用方便的退热制剂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栓剂是古老的剂型之一,中医又称其为“塞药”、“坐药”。在我国有 关于栓剂治疗疾病的记载可追溯至《史记·仓公列传》》,后汉张仲景《伤 寒论》、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亦有关于栓 剂的记载。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水份的功能,由于肺与大 肠相表里,大肠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上达于肺,而肺朝百 脉,可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中药大都比较苦涩,常难以下咽,有些中药服 用后亦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相对以中西医 传统口服、栓剂通过肛门栓塞的方法可以矫正药味。使用中药栓剂从肛门 给药,药物没有经过胃肠道,能够防止胃酸破坏药物活性,并减少口服药 物对胃部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再经过肝脏作用,从而 避免了肝脏对其药效的过滤效应,药物可以直接经肠黏膜吸收直达病灶, 使药物药效能长时间发挥作用,提高了其生物利用率,药物的机体毒副作 用也减小到了最低。同时栓剂相对于中药煎剂、西药注射剂等还具有良好 的可操作性,携带简便。由于栓剂特殊给药方式和代谢方式,在制备退热 制剂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而中空栓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栓剂。其外层为纯基质制成的壳,空 心可填充固态、液态和混悬态等各种状态药物。和普通栓剂相比,中空栓 具有很多优点,包括溶出度高、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制剂稳定性 好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中空栓剂中心的药物添加适当赋形剂或把药物 制成固体分散体等手段达到速释或缓释效果。从中空栓剂诞生以来,就被 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化药制剂和中药制剂中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退热的中药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麻黄0.5-5份,薄 荷1-5份,柴胡1-5份,青蒿1-5份,金银花1-5份,荆芥1-3份,虎杖 1-3份,冰片0.1-1份。
进一步,麻黄1份,薄荷3份,柴胡3份,青蒿3份,金银花3份, 荆芥2份,虎杖2份,冰片0.5份。
一种退热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0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穿激光粉尘仪
- 下一篇:微纳米粒子增韧的预浸料用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